中新网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开放获取出版的国际专业学术期刊《BMC医学》(BMC Medicine)2月14日发表一篇健康研究论文显示,游离糖(即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和果汁中的糖分)摄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越高。这项研究结果,为全球饮食指南中将游离糖摄入降到每日摄入能量5%以下的建议加强了证据力度。
该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英国牛津大学瑞贝卡·凯利(Rebecca Kelly)与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至少完成过两次饮食评估的110497个个体的数据。研究者们对这些个体进行了约9.4年的追踪,在此期间有4188人罹患了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中风),3138人罹患了心脏病,1124人经历了中风。
论文作者指出,总碳水化合物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结果不相关,但是将碳水化合物的类型和来源进行区分后,他们发现从食物中摄取的游离糖越多(来源食物包括甜饮料、果汁和甜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每日摄入总能量中游离糖的占比每高5%,总心血管疾病风险便会升高7%,其中,心脏病风险会升高6%,中风风险会升高10%。另外,每天每多摄取5克膳食纤维,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便会下降4%,但这一相关性在考虑到身体质量指数(BMI)后便不再显著。
论文作者认为,将游离糖替换为非游离糖(即大部分天然存在于全水果和蔬菜中的糖分)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或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他们总结提醒说,并非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后续在研究心血管健康时,碳水化合物的类型和来源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