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厦门1月17日电 (杨伏山 杨雨嫣)继港珠澳大桥之后,中国第二座、福建省首座全桥预制装配化跨海大桥——厦门翔安大桥主桥17日通车,使得进出厦门岛最快只需5分钟。
厦门是中国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区域性枢纽港口及著名滨海风景旅游城市。相关人士称,翔安大桥建成通车,串联起厦门翔安隧道、海沧疏港通道,形成一条贯通泉州、厦门、漳州的东西向大动脉,既能有效缓解翔安隧道进出岛交通压力,更是进一步完善厦门市“两环八射”快速路网,实现厦门跨岛发展天地宽。
翔安大桥连接厦门市湖里区、翔安区,西起于湖里区金尚路与枋钟路交叉口,东接海沧隧道本岛连接线,以桥梁形式跨越厦门东海域,止于翔安大道刘五店互通,路线全长12.371公里。
负责翔安大桥建设的厦门路桥集团人士称,该大桥规划为跨海通道,陆域段双向六车道,海域段双向八车道,是福建省一次性投资额最大、整体桥面最宽、跨海段采用钢箱梁最长、下沉式隧道最长的桥隧综合跨海通道工程,技术起点高、规模大、难点多。
自2019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翔安大桥集合海洋、城市施工环境和桥梁、隧道施工工艺,其中3.3公里海中区桥梁采用钢管复合桩,承台、墩柱、钢箱梁工厂化预制和机械化拼装的现代装配式施工。其建设中创下多个“第一”,包括首创560吨大节段专用吊具,实施国内最宽、最长的整孔钢箱梁吊装;国内首次大规模采用热轧变厚度U型肋全熔透双边焊接工艺,应用于钢箱梁制作;在国内钢桥面沥青铺装中,首次应用无人化集群施工技术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认为,翔安大桥的建设进一步借鉴和发展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经验,选择装配化的施工工艺,取得一系列工程突破。
特别是,该大桥的跨海段桥梁,平均桥墩间隔达90米,通航孔区跨度达150米。厦门路桥集团人士表示,这样的设计不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给大桥的“邻居”——中华白海豚“让路”;大桥上还安装了6个监控探头,用于观测白海豚,将逐步形成对白海豚的长效保护机制。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