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3-01-15 08:18:06 来源:泉州晚报
今年省两会上,我市省人大代表、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工程师苏志明十分关注文化强省建设,呼吁要进一步强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传承、发展。

泉州网1月15日讯 (特派记者陈林森)今年省两会上,我市省人大代表、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工程师苏志明十分关注文化强省建设,呼吁要进一步强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传承、发展。

苏志明指出,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成为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市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存续状态良好的闽南风俗、闽南方言、闽南祭祖、闽南信俗、闽南传统艺术、闽南传统建筑、闽南饮食等,而台湾同胞祖籍地大多数在闽南,两岸地理相邻、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所以,闽南文化联系、滋养、影响着海峡两岸的同胞,是维系两岸骨肉亲情的纽带,是推进两岸携手共进与和平统一的重要资源。

苏志明表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建设管理和实践过程中,其保护、传承、发展方面仍存在着合力不够、经费不足、生存环境和平台制约、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建议省上综合考虑我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希望恢复成立省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在省级层面统一思想,全力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相关工作;尽快制定《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条例》,加大实施力度,同时发挥好人大、政协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合力;增加国家级、省级专项资金倾斜力度,支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与保护工作,出台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强化自身“造血”能力,实现闽南文化可持续发展。

苏志明还建议,可以出台政策加强闽南方言和闽南文化的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工作,探索将部分中小学科或课程用闽南方言来教学,同时开展类型多样的演讲活动或竞赛,提高闽南方言的普及率,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在人才方面,从省级层面开展涉及闽南传统建筑、闽南风俗、闽南方言、闽南传统艺术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并通过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拓展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通过制定鼓励政策,扶持各级的非遗传承人开展口述史等档案整理,建立省级档案平台。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