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3-01-09 09:02:05 来源:东南早报
“侨”是商行天下的代表,承载百年风华。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泉州拥有分布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50多万海外乡亲。发挥侨优势,凝聚侨心侨智侨力,融入新发展格局,泉州一直积极作为。

发挥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凝聚侨心侨智侨力 融入海丝名城建设

泉州网1月9日讯 (记者 龚翠玲 许奕梅 杜连财)“侨”是商行天下的代表,承载百年风华。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泉州拥有分布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50多万海外乡亲。发挥侨优势,凝聚侨心侨智侨力,融入新发展格局,泉州一直积极作为。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海外特邀嘉宾带着各自的智慧与经验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泉州打好新“侨”牌,共绘城市发展新蓝图。

发展现状

侨资侨力及异地泉商回归

77个项目742.17亿元投资泉州

“侨”的独特资源始终是泉州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泉州波澜壮阔的发展图册中,写满了赤诚的泉籍华侨华人为家乡发展无私奉献的华章。

在泉州,侨校、侨房、侨捐公益事业处处可见,“侨”如同血液一般融入泉州。据悉,泉州拥有海外泉籍侨亲950万人,约占全国1/6、全省2/3。另外,港澳地区泉籍乡亲有76万人,44.8%的台湾汉族同胞900多万人祖籍泉州。

记者从泉州市侨办了解到,泉籍华侨华人分布相对集中,90%以上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其中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泉籍侨胞人数超过百万之众。泉籍华侨华人中,杰出人才辈出,涌现出众多的华社领袖、商界巨擘及与之关联的大财团、大家族,在海外商界具有较大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以泉州人为主组织或泉州人担任主要负责人的各类社团有8000多家,一些重要社团在侨居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都有重大影响,如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菲华各界联合会、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新加坡福建会馆等。

发挥侨优势,以“商”招商,助力强产兴城。泉州积极推进港澳台侨商及异地商会招商工作,组织海内外侨商、侨胞来泉考察经济项目,为招商引资工作牵线搭桥、创造机会,引导在泉侨企增资扩产。截至2022年11月底,市港澳台侨商及异地商会招商工作组共对接项目161个,其中已签约77个,总投资金额达742.17亿元。华清高性能电子陶瓷基板元器件产业链项目、森林度假旅游风景区、天球国际贸易电商物流产业园一期等一批涉侨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搭建新平台,服务海内外侨亲创新创业。泉州连续举办了两届海外华裔青年(小语种国家)跨境电商培训,共吸引5000多名海外华裔青年参与。

讲好“侨”故事,不断完善海外侨胞联系网、服务网。泉州全力建设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先后帮助马来西亚羽坛名将李宗伟等50多位侨胞成功寻根。在全国侨联系统首创海外社团联络员机制,制播“侨说·晋江经验”“番客楼里的侨心”系列节目,举办“侨见·世遗泉州”短视频大赛等,增强华裔新生代对祖籍地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融合。

接下来,泉州将继续秉承“大侨务”理念,摸清侨资源,搭建侨平台,汇聚侨力量,优化侨服务,打好新“侨”牌。

两会声音

出台侨胞优惠政策

建立专人对接制度

■林志农(市人大代表、世界泉州青年联谊会副会长)

“石狮是我的家乡,我选择回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受父亲爱国爱乡的精神熏陶。”旅居菲律宾20多年的归侨林志农感慨,在海外打拼的他,特别深刻地感受到拼搏、诚信、孝顺等中华文化所蕴藏的巨大力量。

“泉州有着丰富的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础。石湖港开通的国际航线,大大节约了经商成本。而晋江经验及泉州完备的商品上下游产业链,为海内外通商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林志农原先在菲律宾经商的业务包含国际物流、跨境电商、机电设备等多个领域。回国定居,他在义乌、福州、石狮等地先后开办了公司。2020年,在丰泽区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下,他在泉州拓宽了经营业务,涉猎建筑设备行业。他坦言,回到家乡后让他觉得最暖心的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呵护。这些年,他享受到了地方兑现的优惠创业政策;在石狮市政府的帮助下,孩子顺利就学,父母在就医上也得到了很多照顾,这些都更坚定了他扎根泉州的决心。

提到如何更好地发挥泉州在外泉商及侨港澳台资源优势,林志农建议,一方面,政府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出台专门针对侨胞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侨商设立专组专班,以“商”引商、以侨架桥,组织专业人员到海外进行宣传推介,让海外侨胞更真切地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及相关的政策优惠。此外,泉州还可以参考打造一个侨胞的“家”,诸如“侨梦苑”,集侨企、商业、教育等为一体,将侨胞汇集在一起。对于回泉创业的侨胞,建议建立专人对接制度,让侨胞感受到更贴心的服务。

发挥跨境电商优势

加速“泉州制造”出海

■陈志祥(市政协委员、阿联酋福建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

“南安石材业的发展,是泉州民企发挥海丝优势,拓展对外合作的一个生动案例。”在阿联酋经商近20年的陈志祥介绍,南安以石材、水暖卫浴闻名,南安人素有在外经商的传统,所到之处皆组建商会抱团发展。

陈志祥在迪拜经营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卫浴洁具、灯饰照明、大理石、瓷砖等业务。他让来自泉州南安的产品远销中东阿拉伯国家并辐射非洲地区。他还积极融入当地侨团群体,成立阿联酋中国闽南商会,推动中阿两国民间友好交往。目前商会已有闽籍会员企业单位240多家,行业涉及服装、鞋帽、电子、建材、工艺品、物流、建筑、旅游、餐饮等多个领域。

在陈志祥看来,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泉州拥有分布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50多万海外乡亲,发展跨境电商优势得天独厚。“面对‘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泉州应积极推动民企‘走出去’。”他建议,泉州要抓住区域贸易自由化进一步提升的机遇,引导企业优化投资布局,提升跨境资源整合能力,加速“泉州制造”出海,推动泉州外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建“海外仓”公共服务平台

让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侨企

■柯尊法(市政协委员、越南中国商会福建企业联合会创会会长)

柯尊法介绍,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网络零售市场需求猛增,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打开了巨大的增量空间。我国“海外仓”布局持续在全球拓展延伸,在政府持续释放利好政策背景下,建议加快海外仓创新试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外贸企业用好RCEP政策优势,围绕重点行业领域、贸易生态等方面,积极搭建多种类型的公共服务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多层次、专业化的服务。积极推进建立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数字贸易跨境支付结算平台、数字贸易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跨境贸易数据合规咨询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相关外贸企业的能级和水平。此外,可以充分利用我市海外华侨社团的当地关系,积极推动泉州企业“出海”,建立完善高效信息交流体系和预警管理体系,高效进行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产品流转轨迹跟踪管理等。

身为常年深耕海外市场的侨商,柯尊法认为,泉州要打好新“侨”牌,应加强与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的沟通联络,持续推进侨资侨智侨力引进工程,为侨胞回乡恳亲、投资兴业提供更多便利,让侨胞在泉州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文化交流等方面彰显担当作为;凝心聚力画好“同心圆”,一企一策促发展,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堵点,通过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便利举措,让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侨企,切实帮助侨胞解决问题。

积极“走出去”

主动“请进来”

■魏腾雄(市政协委员、泉州天地星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魏腾雄眼里,泉州是一块投资兴业的沃土。“泉州是国内电子行业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在通信设备领域,泉州生产的对讲机、无绳电话等产品的份额在全国的占比也较高。”魏腾雄表示,泉州良好的创业土壤让他的公司得以更好地发展。

“泉州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交流交往源远流长,RCEP成员国多是泉籍华侨华人主要聚集地,其中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泉籍侨胞人数均超过百万。”在他看来,泉州应充分发挥在外泉商和港澳台侨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不仅要积极“走出去”,同时还要主动“请进来”。

魏腾雄介绍,2015年国家帮助老挝发射卫星“老挝一号”,老挝对卫星电视机顶盒的需求大大增加,也让他的公司产品迅速进入老挝并站稳脚跟,之后还开辟了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新兴市场。“相信凭借不断创新,我们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收获更多。”魏腾雄对未来满是憧憬。

特邀嘉宾

到港澳台开招商会

紧密联系社团商会

■苏义阳 晋江市政协常委、凯嘉机器制造公司总经理

“选择回晋江创业,不仅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好的营商环境,有‘晋江经验’,有爱拼敢赢、战斗力十足的泉州人。”旅居澳门的苏义阳介绍,在晋江经商,他充分感受到了政府部门的温暖。而近三年的疫情,让这一点更加突显。“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很多企业真的很难生存。我们的企业遇到技术瓶颈的时候,是政府引领企业跟高校技术对接,也是政府帮忙解决企业招工难题,留住企业优秀员工。”

苏义阳传承了家族乐善好施的优良家风,热心于家乡公益事业。一直以来,他积极联系旅澳泉籍乡亲,组织澳门安海青年返乡进行文化、经济交流和寻根、考察等活动,推动两地乡亲交流联系。他认为,泉州拥有海外华侨华人950多万人,港澳地区泉籍乡亲76万人,这是泉州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建议,发挥侨港澳台的资源优势,政府部门可以组团到港澳台开现场招商会,和港澳台社团商会保持良好互动,增进了解、增进感情。

以美食促进两岸融合

鼓励台湾青年来泉创业

■吴妘蓁 泉州市台商协会副会长、福建富邦食品总经理

“泉州是创新创业乐土,也是闽南人‘爱拼敢赢’基因的摇篮。”身为台资企业“创二代”的吴妘蓁,对“两岸一家亲”这句话有着深刻体会。在“第二故乡”泉州创业打拼的22年里,她感受到政府给予台资企业的有力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做特做新,把泉州的特色产业链扶持得越来越有竞争优势。

吴妘蓁建议,可以借由两岸海峡论坛、两岸海峡青年论坛、展览活动、民间交流活动的举办,旅游文化景点的打造等,推介相应的行销产业链,让投资者发现商机,鼓励台湾青年来泉创业。此外,还可以借助世遗泉州旅游市场发展壮大的“东风”,将台湾创新产品融入本地文创中,让更多台胞看到可以通过美食来促进两岸融合,吸引他们一起深挖闽台同源特色美食,助推产业发展。

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鼓励引导企业积极“走出去”

■蔡尚碟 阿联酋福建总商会副会长

对于泉州要如何更好地发挥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优势,蔡尚碟建议,要调查和掌握重点社团和侨胞代表人士的基本情况,密切联系归侨和海外侨胞,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鼓励引导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指明了发展方向。”蔡尚碟认为,鼓励引导泉州企业“走出去”,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加展会、走访市场,利用侨胞资源,详细了解当地的民俗宗教、气候变化、生活习惯,做好市场调查。以沙特为例,现在沙特正大兴土木,转型建设智慧城市,需要进口大量建材产品、日常用品及通信设备等,这是机遇。泉州企业要多与当地的侨胞联系,比如和迪拜的福建总商会、沙特的福建侨商代表互动交流及分享经验,了解当地的保人制度及法律法规,共建海外仓,让在外泉商更好地在当地开展贸易活动。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