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泉州实践中汇聚民营经济力量
优化营商环境 做强民营经济
泉州网1月7日讯(记者 傅恒 陈小芬 吕振震 通讯员 王雅丽 何小明/文 王柏峰/图)党的二十大报告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重要论述,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民营经济是泉州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也是希望所在。“晋江经验”就发端于民营经济。20年来,泉州民营企业正是在“晋江经验”指导下,始终专注一件衣、一双鞋、一片纸、一个水龙头等,努力把纺织鞋服、食品饮料、建材家居等产业发展成了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占福建三分之一,稳居全国前十;一批“泉州造”亮相奥运、登上太空。
而今,泉州站上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起点,如何持续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厚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是一个重要课题。
发展现状
泉州纺织为诸多国际大品牌服装提供面料
企业在鞋博会上展示智能化机械设备
兴建一批大型体育场馆,加快引进新兴赛事,推动体育产业转型。
产业发展塑优势 民营经济成就万亿泉州
来自泉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全市工商登记民营企业单位数(扣除国有控股、集体控股)41.92万家,比上年同期增长10.3%;民间投资1393.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8.7%;民营税收(扣除国有控股、集体控股)406.15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8.9%。2022年1—9月,全市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扣除国有控股、集体控股)增长4.7%,增幅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1.8个百分点。全市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达85.5%,九大重点产业中,除石油化工业外,其余产业民营占比均超过90%。
泉州首批入围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泉州的民营经济如此发达,与20年来全市上下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息息相关。在“晋江经验”指引下,泉州民营经济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发展出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建材家居、食品饮料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3万亿元,工业总产值2.4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十,城镇化率达69.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3万元,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时值“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的新起点,未来的泉州民营经济如何发展?2022年12月举行的中共泉州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泉州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八大优势产业+四大经济”,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未来新经济新动能培育壮大,构建高黏性产业生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两会声音
利用产业集群区位优势 加紧国外市场营销布局
■苏康福 市人大代表、泉州龙鹏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泉州是民营经济发展最活跃、最有生气、最有活力、最有成效的城市之一。一直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不包办、重引导,发挥市场调节效应,给企业充分的自主成长空间;切实抓好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政策透明度,做到用市场经济手段促发展,重引导不越位,善管理不错位,抓服务不缺位,真正使民营企业感到“安全、实惠、可靠、方便”。这是我们泉州民营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在外华侨近千万人,分布在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间接带动了泉州与海外的紧密联系,加上闽南人特有的爱拼敢赢精神,造就了“泉州制造”驰名中外。其中德化的陶瓷、晋江的鞋业、石狮的服装、安溪的铁观音、南安的石材和水暖等形成了竞争力超强的产业集群。
作为陶瓷企业的经营者,我们将充分利用独特的产业集群区位优势,结合侨乡优势,在后疫情时代,加紧国外市场的营销战略布局。在生产上,用好用足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多项惠企政策,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技术改造,在不断转型发展中实现自立自强,在不断参与市场竞争中求发展、增信心。
弘扬泉商“爱拼敢赢”精神 推动产业全面升级
■陈开通 市人大代表、中闽百汇零售集团有限公司CEO
泉州既是一座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又是一座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城市。泉州除了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还拥有着众多海外侨商发挥贸易桥梁的优势,广大泉商以“爱拼敢赢”的精神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中闽百汇集团自创立以来,就有着与海外的合资合作经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背景下,侨商作为对外合作的纽带作用依然重要。老一辈的侨商走在前头有着丰富的经验,而新一代的侨商有新的理念、有闯劲。新老侨商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一起把泉州制造做强、做大。
作为泉州经济服务业的一个代表,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经营中,不断吸收新的理念,推动从管理到服务的全面升级。与泉州各界一起,共绘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的新蓝图。
形成合作创业良好氛围 为企业提供配套完善的产业链
■李少婷 市政协委员、泉州市宜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泉州发达的民营经济,为建筑装饰行业提供了各种先天的优势。我们作为泉州建筑装饰行业的本土品牌有深刻的体会。完善的产业链、众多优秀的设计师、行业发展的原生动力,推动着泉州建筑装饰行业的革新与发展。
完善配套的产业链有利于推动企业从半包向整装、全案转型。泉州民营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建陶、石材、水暖厨卫等产业在全国具有主导优势。泉州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建材产业基地。当前家装企业转型升级整装、全案装修就是提供主材、软装一站式配套服务。在泉州本地,很容易就能找到匹配度高、专业性强的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满意服务。
泉州民营企业发达,为设计师提供创新创业的乐土,形成了合作创业的良好氛围。室内设计更需要创造性的人才,民营经济的灵活体制更能为广大设计人才提供创业创新的机会。泉州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专业人才、设计师,无疑也有利于企业广纳贤能、开拓发展。
民营企业对市场的风向更为敏感,往往能立于潮流之前,推动泉州建筑装饰行业的革新与发展。
2022年,丰泽区落实泉州市“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在华大街道规划建设泉州市建筑设计与装饰产业园,培育打造环华侨大学周边建筑设计装饰经济业态,目前已汇聚建筑设计与装饰及上下游企业190多家,2022年纳税额约2500万元,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业内龙头企业,行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
以体育赛事独有魅力 助推泉州建设海丝体育名城
■吕锜 市政协委员、帝牌(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新旧动能转化的加速器。泉州是国内与体育产业结合最为紧密的城市之一,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双轮驱动和“双星”闪耀的发展战略,推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等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运动鞋服等体育产业,涌现出安踏、特步、舒华等一批享誉全国的运动品牌,走出了一条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双星”闪耀之路。在北京冬奥会上,45家官方赞助商中有3家来自福建泉州;15支中国参赛队中有12支队伍的比赛装备由泉州体育用品企业打造,另有一家泉州鞋服企业还为比利时、巴西、冰岛、乌克兰等7国代表团提供装备;火遍世界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也来自泉州制造。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要抓住全民健康意识提升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扶持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发展体育赛事中介服务机构,引入配套人才,加大赛事资金扶持力度,以体育赛事独有的魅力及传播方式,助力泉州建设海丝体育名城。
从业者说
民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个智能马桶就拥有数十项国家专利(潘登 摄)
定期举办展会,展示科技创新产品。
商户和前来看货的客商交流
更多扶持政策 服务青年创业就业
“90后”的高磊是一名来自云南的创业青年,目前定居在中国石都——南安水头,经营着一家营销策划培训公司。高磊告诉记者,他的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今,一直从事线下实体商家的营销策划培训。随着网创时代的来临,公司面临着转型,从2022年3月起一直在对接网创转型的渠道。泉州发达的民营经济、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政府为优化营商环境而实行的各项举措,给企业发展转型带来了较好的助力。
2022年8月,高磊报名参加在永春举办的马兰花网络创业培训班。通过这类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他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本地创业者,大家通过“理论+训练+实践”的培训模式,清晰地掌握电商创业形势和电商创业机会等知识体系,学会了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决策思维模式,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为事业更上一层楼打下了基础。
张伟达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他认为,老一辈的泉州创业者勤奋低调、吃苦耐劳、敢闯敢拼,为泉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泉州、定居泉州,为泉州发展作出贡献。民营经济发达,就业稳定,带来的益处是泉州的治安向好;人们的钱袋子鼓了,消费水平就会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就会随之出现,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