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12月29日电(记者钱铮)如果你和出生不久的婴儿共处过一段时间,你一定会注意到他们很难保持静止,总是不停挥臂、踢腿或扭动。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婴儿这种自发的、看似随意的运动实际上对他们感觉运动系统的发育非常重要。
东京大学日前发表新闻公报说,婴儿挥臂、踢腿或扭动等运动似乎是在没有特定目标和外部刺激情况下发生的,被称为自发运动。研究人员认为,更好地理解婴儿这种看似随意的自发运动以及它们如何参与人类早期发育,将有助于确定脑瘫等发育障碍的早期指标。
在一项新研究中,东京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动作捕捉技术记录了12名出生未满10天的新生儿和10名出生约3个月的婴儿的关节运动。接下来,他们利用自己创建的适用于婴儿的肌肉骨骼计算机模型,推测了这些新生儿和婴儿的肌肉活动和感觉输入信号。最后,他们使用计算机算法分析了感觉输入信号与肌肉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和时间特征。
此前已有研究表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运动行为涉及一小部分本能的肌肉控制模式,这种控制模式通常可以在走路、伸手等特定任务运动或重复运动中看到。这项新研究发现,不需要明确的目的或任务,新生儿和婴儿可以通过自发的全身运动来协调感觉输入信号和肌肉活动,从而发展出与感觉运动相关的能力。研究团队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感觉运动徘徊”。
研究人员表示,婴儿可以通过“感觉运动徘徊”发展出更协调的全身运动和更多的预期运动。与新生儿组的随机动作相比,婴儿组表现出更常见的运动模式和更有序的运动。
据东京大学的新闻公报介绍,感觉运动系统主要包括人体控制自身肌肉、肢体活动以及协调等。
“人们通常认为,感觉运动系统的发展取决于重复的感觉运动相互作用的发生,这意味着你做同样的动作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学习和记住它。”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信息理工学系研究科项目助理教授金泽星庆说,“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婴儿基于探索行为或好奇心发展了自身的感觉运动系统,因此他们不是仅仅重复同样的动作,而是做各种各样的动作。”
相关论文已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研究人员表示,了解人类的感觉运动系统如何发育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人体运动的起源,并对发育障碍等进行早期诊断。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