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2-12-29 08:20:06 来源:泉州晚报
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福建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月德参与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工作,为中国茶叶进一步走向世界倍感欣慰。

人物名片

魏月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中国制茶大师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国家级农业农村能工巧匠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校外导师

福建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董事长

魏月德在展示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 (受访者 供图)

泉州网12月29日讯(记者 陈智勇)兰花香、观音韵。今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目包含了安溪县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等,这是安溪铁观音今年喜获的第二张世界级名片。就在今年5月20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年,铁观音成为全球性的“双料”文化遗产,名扬海内外,香飘四海。

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福建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月德参与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工作,为中国茶叶进一步走向世界倍感欣慰。值得一提的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铁观音秘笈》成为申报材料的组成部分,他将祖传九代的铁观音茶始祖魏荫制作技艺公之于众,为中国茶叶走向世界尽了一份力量。

魏月德认为,要以成功申遗为契机,深度发掘铁观音制作技艺的内涵价值,“走出去”参加各种“非遗”展会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铁观音制作技艺,爱上铁观音,爱上中国茶。

九代传承见证铁观音悠久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我感到非常振奋,备受鼓舞,也增强了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的文化自信。”12月12日,文旅部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魏月德到会作交流发言。他说,安溪铁观音是民生产业,又是富民产业,120万安溪人民中有80%的人与茶产业有关联,很多茶农因茶脱贫,因茶致富,茶叶让安溪从一个贫困县跻身国家百强县。

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安溪茶品质特异,乌润结实,沉重似铁,香韵形美,犹如观音,因此得名“铁观音”。在安溪,铁观音被誉为“一片神奇的树叶”,有着“一叶富万民”的说法。

“安溪人待客、婚嫁、祭祀、祈福等民俗习俗,都用到茶,可以说安溪铁观音已经深深融入安溪人的血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魏月德说,安溪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民间淳朴的民俗风情中,也处处体现着浓厚的茶情茶礼。

关于安溪铁观音的起源有两个流传较广的版本,一是“乾隆赐名说”,二是“观音托梦说”。其中,“观音托梦说”的主角正是魏月德的先祖魏荫。相传,1723年,魏荫得到点化后率先制作、烘焙和传播了安溪铁观音。

“谁能识得观音韵,便是人间懂茶人。”魏月德为铁观音茶始祖魏荫第九代嫡传,与安溪铁观音的“缘”已经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如今已近耳顺之年的他依然奔忙在制好茶、传播铁观音茶文化的征程上。多年来,他通过办好非遗传习所,广收徒弟,手把手教,心贴心传,让制作技艺薪火相传。

出版《铁观音秘笈》公布制作技艺

“百茶百香,品质有高有低。”2010年,《铁观音秘笈》正式出版,当地有些茶企担心制作技艺“外流”,影响产业利益,魏月德对此一点也不担心。

该书由魏月德用了2年6个月时间,将祖辈代代口传身教,结合自己长期的研究实践,较系统介绍了铁观音的历史、工艺和文化,采用闽南歌谣形式,集中展现安溪茶人的智慧。该书首版印刷10000册,免费赠送,引起茶界的热烈反响。同时,他还出版《铁观音的前世今生》《魏荫与铁观音》和《魏荫铁观音探源》等著作,为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的传承与研究作了不懈努力。

“我的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铁观音。”魏月德对铁观音情有独钟,现在许多茶企、茶农因市场需求种植经营多种茶叶,他40多年只做铁观音。魏月德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是安溪茶农通过勤劳的双手与智慧脱贫致富的缩影,将泉州人爱拼会赢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1985年,他创办了安溪第一家私人茶叶加工厂“安溪县西坪岐山茶叶加工厂”,走出规模化发展的第一步;2008年,建成全国第一家铁观音文化园,成为工业旅游示范中心传播茶文化的典范;2010年,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国十大名茶安溪铁观音风采……

201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策划拍摄的文献纪录电影《奋斗时代》,魏月德作为中国农民的代表,成为该影片的5个主要人物之一。“魏月德作为农民的代表,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变化,生动、形象地谱写出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的主旋律。”该片导演朱勤效说。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