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小巴士调试上路行驶
泉州网12月1日讯 (记者王树帆 陈小阳 通讯员徐钰航 文/图)当前,无人驾驶成为汽车行业竞争的新赛道,而这一赛道上也有了泉州的身影。近日,由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福建哈工大工研院”)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小巴士完成初步调试,预计明年6月在泉州软件园投用。
11月29日,记者来到泉州软件园,亲身体验了这辆无人驾驶小巴士,只见小巴士沿着道路直线行驶,驾驶座上并没有人,处于无人驾驶状态,旁边的工作人员仅充当安全员的作用。行驶中,当小巴士遇到障碍物靠近,会自动停车。
从外观上看,这辆无人驾驶小巴士和普通巴士几乎一样,只是周身配装了激光雷达、双目摄像头等,“依靠这些设备,汽车实现厘米级位置定位和障碍物感知。”福建哈工大工研院技术副总监霍光磊介绍,在软件系统上,这辆汽车搭载了建图算法、定位算法、路径规划算法、环境感知算法、底盘控制算法等功能,使得汽车可以按照既定的目标路线,实现点对点安全行驶。
“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提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霍光磊说,“无人驾驶在机器人上的应用就是我们的新赛道。未来,无人驾驶技术可以搭载不同传感器模块,在机器人巡逻、清洁、配送、搬运等领域推广应用,为工研院的业务开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无人驾驶技术只是福建哈工大工研院众多科研成果中的一个典型项目。成立六年以来,该工研院积极与泉州本地企业对接合作,服务对象涉及电力、鞋服、物流等各大行业。如为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研发的导地线等电位智能修补机器人,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还有效降低了人工作业风险,填补了电力行业自动化修补领域的空白;与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速度与力量反馈系统,通过实时分析并反馈运动员的速度与力量以更好地达到训练目的,大大提升了企业产品的附加值。
截至目前,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机器人两大研发方向,福建哈工大工研院已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或课题140项以上,培养产业技术人才1000余人,服务企事业单位350余家,直接落地合同近1亿元,间接落地合同逾2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将不断创新突破,让更多新技术走向市场、走进生活。”霍光磊表示。目前,丰泽区机器人产业园已开工建设,福建哈工大工研院作为重要的技术转移桥头堡,正积极参与该项目,未来将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相关机器人技术和产业资源在园区集聚转化。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