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2-11-30 09:43:06 来源:泉州晚报
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目包含了安溪县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等,这是安溪铁观音今年喜获的第二张世界级名片,此前,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安溪铁观音今年喜获两张世界级名片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申遗

泉州网11月30日讯(记者陈智勇)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目包含安溪县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等,这是安溪铁观音今年喜获的第二张世界级名片,此前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目前,泉州市拥有6项世界级“非遗”名录、名册,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此前,泉州市有南音、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闽南民居)营造技艺、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非物质文化遗资源、保护传承和发展成果备受海内外瞩目。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为今年我国唯一申报项目。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安溪县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采摘、初制、精制三个部分,是安溪茶农长期生产经验和劳动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因安溪所产茶品质特异,乌润结实,沉重似铁,香韵形美,犹如观音,故此得名“铁观音”。

“太好了,这是广大安溪茶农的今年收到的又一喜讯,这将进一步推动乌龙茶制作技艺传承发展,带动茶产业走向新的繁荣,以茶富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说,他是魏荫铁观音第九代传人,40多年来一直在传承弘扬安溪铁观音的传统制作技艺,不断传来的好消息让广大茶农进一步坚定发展的步伐。

今年5月份,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溪县作为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2016年以来,安溪铁观音连续四次位居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茶叶类第一,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更是成为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符号。

据悉,“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还包含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功夫茶制作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等我省参与申报的项目。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