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文庙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是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
泉州网11月17日讯(记者 林福龙 王柏峰 实习生 章梦佳 文/图)走进泉州府文庙,你会与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撞了个满怀。
这组院落式建筑群,体现了宋元泉州城市多元文化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古代官方纪念和祭祀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场所,于去年7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点。时隔一年多,记者近日再次探访这处古代读书人的圣地,感受泉州府文庙的千年历史气息,了解这一年多以来有关部门围绕传承与保护所做的种种工作。
屋顶可见色彩丰富的嵌瓷工艺
组建志愿讲解团队 举办传统文化活动
“我们的创新保护模式,在今年9月份于山东举行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文物论坛上,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了推广。”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主任何振良介绍说,文庙作为凝聚儒家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传承、传统礼仪、传统美德等优秀文化内涵,在当今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保护利用好文庙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对于凝练历史记忆、传承中华文化根脉、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组建志愿讲解服务团队,做好开放服务工作,全年接待游客达10万多人次。”他介绍,泉州府文庙持续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举办具有主题性、特色性、交流性、展示性,为市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同时,泉州府文庙延续“庙学祠合一”特色,融入地方文化教育与生活,积极与泉州当地各高等、中等、小学校联系,在泉州府文庙开展文物讲解、志愿服务等社会教育活动,共建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宣传儒学文化,扩大儒学文化影响。
游客走进泉州府文庙,悠享慢时光。
现代技术助力修缮 对彩绘原真性保护
在何振良看来,守护文化遗产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保护古建筑群真实性和完整性。按照《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一系列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在这里开展。保护修缮工程以文物建筑本体现有传统做法为主要修复手法,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安全、质量等细节的把控,尽可能保留和利用原构件,排除了文物本体的各类病害和安全隐患,有效地保护了泉州府文庙古建筑群的真实历史风貌和完整格局。
近年来,府文庙延续传统建造和修缮技艺的同时,探索利用现代技术助力传统修缮。在大成殿彩绘保护中,研究尝试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提取了彩绘的相关信息,采用端元分解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后,经过多次试验和分析,厘清了大成殿彩绘经过的多次修复以及年代的变化。看似同一颜色或同一图案的彩绘上,使用的颜料其实并不单一,而是由多种颜料复合而成的。在科技的支撑下,保护工程遵循消除病因为主和最小介入原则、可逆性和可再处理性原则、和谐性和兼容性原则等,实施了彩绘保护。
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
消防系统通过验收 让珍贵世遗更安全
“去年年底,泉州府文庙消防系统工程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至此,这处遗产点的消防系统与安防系统形成联防联控体系,并与周边消防重点单位消防系统形成联防联动。”何振良表示。
据了解,泉州府文庙消防系统工程包含消防供配电、火灾自动报警、消防供水设备、消火栓、智慧消防、细水雾灭火设备、微型消防站等。去年年底,省文物局组织进行竣工技术验收合格,系统投入后运行正常,泉州府文庙一级风险达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进一步落实文物安全防范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实行24小时值班值勤,严格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开展文物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和演练等。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