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健康
2022-11-12 20:1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厦门11月12日电 (杨伏山张舒姗许锦鑫)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浙江、深圳、哈尔滨等全国多地的70余名全国知名胸外科专家,11日至12日受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在厦门举办的第四届厦门中山胸外科论坛暨福建省胸外科微创新进展学习班。

与会专家围绕食管癌、肺部肿瘤、胸壁疾病的新技术、新进展进行热烈探讨,内容涵盖手术技术进展、治疗策略探索、指南解读等。

本届论坛还同步举办厦门中山胸外论坛第二届护理分论坛,特邀来自四川、上海、江西和福建省内多位知名护理专家,围绕护理临床科研、食管癌营养支持管理两大主题开展讨论。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主任段红兵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随着CT检查普及,尤其是近三年受疫情影响,人们更加注重肺部体检,肺小结节检出量爆发式增长,很多肺癌被早期发现,约15%-30%的健康人群被筛查出肺部结节,其中一部分结节系肺恶性肿瘤。

他说,该院今年特别开设肺小结节精准微创门诊,由其坐诊,帮助患者精准诊断肺结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治疗建议。每次预约号刚放出来就被“秒光”,足见民需求量之大。

段红兵称,肺癌目前仍然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中国肺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之势,年发病率突破百万,死亡人数高达80万,肺癌早防早治的关键在于重视肺部CT体检。

“人们一谈到得了肺癌仿佛生命就到终点。其实,肺癌是可以治愈的,只要采取正确的体检方式,采取肺部CT体检肺部,大多数肺癌是能够被早期发现的”,段红兵教授说,做好0一la期(癌前病变到浸润期腺癌阶段)前早早期肺癌随诊检查,合理选择治疗时机,将肺癌终结在微浸润性阶段,患者几乎都能治愈。

近些年来,伴随影像技术和手术设备的不断进步,胸外科精准诊疗技术也在迅速发展,术式的研究方向更丰富,内容也更精细。

段红兵说,以早期肺癌手术为例,该院利用双人工智能先进技术(AI人工智能影像CT、AI三维重建)对肺部结节的诊疗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手术开启“3D导航”。手术器械方面,如选择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后胸壁仅会留下3-4cm的一个切口。

引入达芬奇第四代手术机器人后,运用机器人远超人手的灵活度和远超人眼的清晰度,有效避免腔镜手术的“长筷效应”,手术的精细程度更大幅提高,更加方便实施精细复杂的切除,从而尽可能保留肺叶,既最大程度根治肿瘤,又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柯孙葵教授向记者表示,多学科协作也是胸外科近年一大发展方向。该院胸外科联合影像科、呼吸内科、肿瘤科等组建肺结节多学科诊治团队,精准诊断和治疗。在肺癌、食管癌等临床研究方面,科室联合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基于影像组学肺浸润性腺癌微乳头成分预测”,做到术前肺结节的多学科、多维度综合诊断,精准微创治疗;

食管癌诊治方面,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基于影像组学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把手术微创与根治相结合,在保证患者疗效,尽可能减小手术创伤;这些研究成果已被国际胸外科知名杂志收录,科室将致力将该技术在全国进行推广。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