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黄丽凤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花灯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专业委员会主任
第三届(2021年—2022年)泉州市文化艺术优秀人才
鲤城区丽凤刻纸花灯工作室总经理
黄丽凤
泉州网11月3日讯(记者 陈智勇 文/图)黄丽凤师从其外公——著名刻纸艺术家李尧宝。20世纪80年代,李尧宝辞世后,泉州刻纸濒危状况日益严重,黄丽凤与母亲李珠琴携手,将刻纸艺术传承下来,创新发展,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广受赞誉,其中《多角绣球》料丝无骨灯亮相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摘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和特别奖“技艺传承奖”。
目前,黄丽凤作为泉州(李尧宝)刻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注重刻纸艺术的传承,时常走进展会、校园、乡村等弘扬刻纸艺术。
百年传承 一门走出三名大师
黄丽凤技艺娴熟,其作品从传统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到展现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既继承了泉州刻纸线条流畅、玲珑剔透的特色,又在题材方面融入了现代元素,让人耳目一新。她是目前唯一的泉州(李尧宝)刻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千百年来,工艺美术早已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许多优秀作品代代相传。”黄丽凤说,生活就是传统文化艺术的源头活水,要不断从中汲取养分,建筑、民间绘画、戏曲等均有可借鉴之处。前几年,她在旧物商店找到一个清末时期的书柜,面门上大漆图案与外公生前创作的刻纸作品《半尘不染》如出一辙,相信这就是李尧宝刻纸的艺术之源。
李尧宝是泉州刻纸艺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于1918年开始学习刻纸艺术,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发展刻纸艺术。李尧宝刻纸艺术的一大特色就是将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其女儿李珠琴也将这个特色发扬光大,成为泉州花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至今祖孙三代已经传承发展泉州刻纸超百年的历史。
设计图形、选纸、裁纸、装订、雕刻、装裱……黄丽凤说,李尧宝刻纸工序复杂,有些线条极细,在创作过程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现在从业者很少。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涵盖了泉州李尧宝刻纸等10余个子项目,中国剪纸艺术得到世界认可。
发挥协会作用 助力民间工艺发展
2016年,黄丽凤接任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花灯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后,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刻纸与花灯艺术融合创新;2019年,她当选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多年来她不断聚集省内民间工艺从业者,同为我省民间工艺的保护传承发展献计献策。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平台与桥梁作用,引导大家发挥自身优势,融合发展,让众多小艺种拥有更多发展空间。
多年来,黄丽凤不仅将刻纸艺术带到海内外各种展会,带进校园传承,还走进乡村。2018年8月4日,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李尧宝刻纸、花灯艺术技能培训班结业暨云溪非遗展览馆揭牌仪式活动在德化县杨梅乡云溪村裕德堡举行。展览前,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在杨梅乡开展三期“中国文艺志愿者李尧宝剪纸花灯艺术培训班”,此次展览的展品大部分是参训人员的作品,还专门出版《李尧宝刻纸花灯艺术技能扶贫项目作品集》,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为该作品集题写书名。
“融入本土文化的作品才具有更多价值,让参观者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泉州的刻纸艺术,长久以来我创作了许多展示泉州‘海丝’主题和民间文化的刻纸作品。”黄丽凤说,无论是泉州东西塔、老君岩、九日山等标志性景观,还是妈祖、惠安女等民俗文化形象,都是刻纸艺术很好的创作素材,这类作品带到哪儿均深受欢迎。
眼下,泉州古城旅游越来越火热,黄丽凤认为要进一步扩大泉州灯会的影响力,除元宵佳节外,古城区可以多挂一些传统花灯,供广大市民和平常来泉的游客打卡、观赏,也让精美的花灯助力泉州旅游业的发展。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