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2-10-22 08:31:35 来源:泉州晚报
持续打响“民间信仰、宗亲宗族、传统文化、青年一代”四大交流品牌,泉台文化融合结出累累硕果。

泉州以文为媒探索两岸融合新路径——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数量全国设区市居首

泉州网10月22日讯(记者蔡紫旻 通讯员程小娇)16日,部分在泉台商台胞集中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大家表示,要坚定信心扎根泉州建设,团结引领更多台胞尤其是台湾青年来大陆交流学习,为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闽台文化一脉相承、同根同源。近年来,泉州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人文优势,实施“海峡两岸闽南文化溯源交流工程”,打造泉台“民间信仰、宗亲宗族、传统文化、青年一代”四大交流品牌。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文化根脉和心灵归属。今年,以“弘扬郑成功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为主题,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大会及系列活动在泉州设主会场、在台湾嘉义设分会场举办。两岸各界人士共同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伟业,展现了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共同愿望。

持续打响“民间信仰、宗亲宗族、传统文化、青年一代”四大交流品牌,泉台文化融合结出累累硕果。

民间信仰增进交流往来。以泉台信众共同信仰的妈祖文化为桥梁,每年元宵,泉州天后宫举办泉澎“乞龟”民俗文化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乞龟”民俗文化活动以线上线下形式,吸引两岸信众参与。除了“乞龟”,第二届“瓣香传承·霞莲铺天后宫妈祖成人礼”暨惠台妈祖文化交流、“瓣香传承·护海宫开笔礼”暨惠台妈祖文化交流活动等,也将两岸信众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宗亲宗族纽带凝聚乡情亲情。今年,依托“围头新娘”血缘纽带,在福建省基层对台交流示范点金井镇围头村,举办了第四届两岸少儿(围头古街)闹元宵暨首届闽台姐妹合家园(围头新娘)春节小联欢活动。围头村每两年举办一次海峡两岸七夕返亲节,今年已是第七届,新党主席吴成典通过线上参加活动并发来祝贺视频:“两岸同胞常来常往,越走越亲。”

传统文化助推相亲相融。借花灯诉乡愁,虎年春节元宵期间,泉州选送300多盏创意花灯,在台湾台南的第十二届泉州花灯展亮相,台胞在家门口领略到祖地传统文化魅力;晋江东石镇连续多年举办闽台东石灯俗——数宫灯;泉州台商投资区举办“虎年福见·世遗泉州:我与台胞共享‘福’”主题“福”文化活动。

青少年交流加深文化认同。以文化艺术为载体,泉州先后举办“两岸一家亲 共叙端午情”传统文化交流活动、“粽享快乐庆端午”之“福”文化两岸(泉台)人才交流活动等,吸引两岸青少年参与;以在泉台籍青年职工交流座谈、篝火宴会及集体生日会等形式,开展“携手共创·筑梦远航”主题活动。以工业设计、文创设计为媒,先后举办第五届“何朝宗杯”中国(德化)陶瓷工业设计大赛颁奖仪式暨陶瓷文化高峰论坛、第十届泉州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2022晋江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营等。

此外,去年启动的“海峡两岸闽南文化溯源交流工程”,通过常态化举办对台交流活动,持续提升大陆对台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目前,全市共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南安郑成功故里、安溪清水岩四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数量在全国设区市居首;获批设立6个省级对台交流基地,5个省级台湾青年体验式交流中心,3个省级基层对台交流示范点,“三大平台”数量居全省设区市之首。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