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2-10-19 10:22:05 来源:东南早报
近日,泉州通淮关岳庙在例行检查中,意外发现一座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铸造的文物大钟,距今已有418年历史。据悉,这是泉州通淮关岳庙现存已知年代最早的一件珍贵文物。

经查证为关岳庙现存已知年代最早的文物,距今418年历史,明代李光缙曾为大钟撰写碑文

通淮关岳庙内的明代古钟

泉州网10月19日讯 (记者张素萍 通讯员黄凯杰 文/图)近日,泉州通淮关岳庙在例行检查中,意外发现一座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铸造的文物大钟,距今已有418年历史。据悉,这是泉州通淮关岳庙现存已知年代最早的一件珍贵文物。

“这座古钟一直都在使用,每逢初一、十五,庙里都会钟鼓齐鸣,但由于钟身铭文部分长年面向墙壁才‘隐藏’至今。”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会董事长陈庆元介绍,发现古钟后,他们立即邀请泉州本地文物专家考证,发现该钟与2018年12月版《泉州通淮关岳庙庙志》中记载的“关壮缪侯庙钟”年代信息高度吻合,基本可以确认该钟即为书中所记载的古钟。

铭文信息与庙志记载的信息吻合

据介绍,该钟为铁铸钟,通高120厘米,钟口直径70厘米,胎体厚5厘米,重约350公斤。虽历时年代久远,但因一直悬挂于泉州通淮关岳庙正门左侧房梁,未经风吹日晒雨淋,整体保存良好。古钟正面铭文“在城迎春门 关王庙钟 万历三十二年 三月吉日立”清晰可见。

经考证,铭文中的“迎春门”为泉州古城门之一,位于涂门水关附近。据万历《泉州府志·卷之四·规制志上·地池》记载,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守卫泉州的知府熊汝达在德济门发生火灾后重建了德济门,并将通淮门改名为迎春门,南熏门改为通津门,其他各门保留原名。彼时通淮关岳庙已在现址,称“关王庙”,该钟为通淮关岳庙原有无疑。

此前,古钟上的铭文一直面向墙壁。

据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吴幼雄查证,明代李光缙在其名著《景璧集》之卷八《碑记》中记载,其曾为关王庙大钟撰写碑文,讲述三国时期“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福建省文物鉴定组成员陈鹏表示,从李光缙碑文记载中“庙故无钟”,可知这是庙中的第一口钟,且体量较常见铁钟大。古钟的重现与李光缙《关壮缪侯庙钟记》实现文物与文献互相印证,并为通淮门曾名迎春门的史料记载提供了实物依据。

陈庆元表示,古钟与泉州通淮关岳庙一同跨越4个多世纪,每逢岁时节庆及重要事件都要鸣钟为示,时至今日依然钟声洪亮,余音绕梁。目前,古钟收藏于通淮文化馆三楼展厅,供信众瞻仰观赏。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