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失联苦寻半世纪 “云端”相会再续军旅情
经泉州晚报记者搭桥,长沙老兵邱坤山与泉州战友吴文武昨日视频团圆
泉州网9月9日讯(记者 黄宝阳/文 陈晓东/图)“老战友、老大哥,我是小邱啊,这20多年,我一直在找你。终于找到你了,我要赶紧去泉州跟你见面!”昨日,通过记者的手机视频,湖南长沙七旬老兵邱坤山终于见到了几十年来日思夜想的老战友吴文武。对他来说,今年的中秋更加圆满了。
这么多年来,两位老战友第一次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见了面,心里都乐开花了。
在视频聊天快结束时,吴文武通过手机向老战友敬了个礼。
20多年苦寻战友 记者助力圆梦
“小邱”是50多年前,吴文武对他的称呼。1964年,17岁的邱坤山光荣入伍,从家乡湖南来到泉州惠安。远离家乡,饮食、语言、气候等各方面都不太习惯的他,在部队里遇到了对他关爱有加的战友吴文武,“他把我当亲弟弟一样,对我很好。有一次他去买螃蟹,特地帮我买了一份,想让我尝尝,可惜我当时吃不惯海鲜,只吃了一口,他也不介意。”
1967年,邱坤山退伍回到老家。几年后,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初,他曾经到过一次泉州,当时,吴文武还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由于通讯不便,这一别就是50多年。
三载战友缘,一生兄弟情。随着年龄的增加,邱坤山愈发思念吴文武,他在哪里?他还好吗?他还记不记得小邱?20年前,已经55岁的邱坤山决定将思念化为行动,想办法找到他。
人海茫茫,只有一个名字,寻人何其容易。他多方打听都没有消息,只能通过战友帮忙寻找,辗转联系了一位又一位……前几年,一位福建的战友给他吴文武的电话号码,他激动地打过去,可惜电话有误。“一直联系不上,年纪越大,我越想把这个梦想实现。”
日前,泉州晚报接到了邱坤山的求助信:“我们俩分别50多年,思念之心甚浓,想通过贵报寻找他。”记者通过信里留下的电话,联系上了邱坤山。电话里,他寻人心意十分热切,“如果能找到他,趁现在我身体还硬朗,尽快去泉州找他,再到第二故乡看看。”
通过邱坤山的回忆,记者陆续掌握了吴文武的一些基本情况,“他是龙岩永定人,比我大六七岁,当时他是营里的文书,我是通讯员,我们当时的部队在惠安。”
根据这些信息,记者通过泉州市、丰泽区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方联系,了解到今年82岁的老兵吴文武,条件较接近。前晚,记者联系上吴文武,与他核实情况。“你帮我问问,他是不是脸圆圆的、个子没有很高,湖南人?”今年82岁的吴文武接到来电,忆起了当年的“小邱”。
由于两位老人都没有微信,无法视频,记者与邱坤山的女儿取得联系,她连夜“培训”父亲如何接打视频电话。“你真是帮了大忙啦!实现了老人家一个大心愿,我老爸昨晚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邱坤山的女儿说。而在泉州的吴文武,也一夜都在回忆中度过。
“云端”再见面
老兵共忆往昔
昨天早上,时隔50多年后,两人“云端”再次见面。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已是满头银发,回忆起过往,对彼此依然记忆犹新,“你还记得我们的教导员叫什么名字吗?”“你还跟哪些战友有联系?”……在爽朗的笑声中,回忆慢慢拉开,两位老兵和家人都热情邀请对方到自己家里做客,“泉州有十八景,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欢迎你们来泉州。”吴文武的爱人说。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分开50多年,我们终于团圆了!”视频的最后,两个老兵,同时向对方敬个军礼,也祝对方中秋节快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两位古稀老人的心中,今年中秋的月亮,分外圆。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