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9月7日讯 (记者殷斯麒)近日,古城西街和旧馆驿巷交汇处的老旧电线杆被拔除,古巷迎来新颜。从巷子高处的天台看向东西塔,天际线变得更加整洁明朗,红砖白石的闽南建筑与蓝天石塔相映,绘制着初秋的唯美画卷。
拆除电线杆前后对比图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提供)
在旧馆驿巷,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包括董杨大宗祠、陈诗堃民居、杨滨海故居、清源驿等,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往打卡,成为古城网红小巷。古驿民宿的主理人尤先生同时也兼任旧馆驿巷的巷长,他总徘徊在这条悠长的巷子里,遇到好奇的游客和市民驻足门前,他还会热情地邀请他们进民宿参观。闲谈之余,巷长还会介绍起旧馆驿巷的一些故事。“早年间的巷子排水不好,若是遇到台风暴雨天气,污水就会从地势高的西街那头流进来,对居民影响很大。自前年开始,政府大力修整地下水道和路面基础设施,效果非常好,像今年有段时间连下暴雨,路面一点都不积水,附近的居民都很满意。”他说。
在旧馆驿巷口,是黄阿婆的家。年近80的她已在巷口奉茶28年,她的“黄阿婆奉茶点”是从西街进旧馆驿巷的第一道风景,也是许多人难以忘怀的一抹甜。在这阵子的施工期间,往来的工作人员频繁在烈日下作业,黄阿婆担心奉茶不够,总是反复前往查看,并提醒大家要多喝水。
“古城巷子的变化很大,前几年来的时候电线杆杂乱无章,一抬头就是遍布了蜘蛛网般的电线,现在拔除后清爽了很多,更适合游览拍照,看着都更舒服。”来自浙江的游客李女士笑着说。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