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运钟
从上周末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公布高考分数,互联网上满屏都是“高考查分”。700多分考生家长半夜接到清华电话、690多分考生查分后淡定父母喜极而泣等诸如此类的消息频频登上热搜,互联网上似乎“遍地都是学霸”,引发了全社会对高考的关注热潮。
“遍地是学霸”当然只是一种假象。造成这一假象的原因也不难理解,考300多分、400多分的学生没人愿意分享查分的短视频。再加上,自媒体利用所谓的“高考娇子”来赚取流量,编制各种不明来源的“省内高中名校高考成绩排行”等表格,炮制各种击中社会焦虑的文章,无所不用其极。在其推波助澜之下,公众自然便将目光都聚焦于各类“考霸”“学霸”。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此乃一大人生乐事,也容易引发社会的关注,本无可厚非。但全社会一边倒的关注高分考生,显然并不足取,因为这除了增加社会的教育焦虑之外,并无任何益处,更不利于家长形成理性的教育观念。
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永远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中考上岸的只有一半,高考能进“双一流”的比例更少。只要稍微冷静一下,就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取得的都只能是不太高的平庸的成绩、甚至不理想的连大学都上不了的成绩。
实际上,普通考生才是更值得关注的群体,那些所谓的“考神”“考霸”“超级中学”“明星班级”等对我们大部分家长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说白了,那只是知名高中收割了大部分优质生源后,又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展示收割的成果罢了,那些所谓的学习经验、教育方法等也都是基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跟学校和老师到底有多大的关系,一直都难以说清。
于大部分学生家长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自身孩子的特点,引导他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社会而言,更应该关注的也是那些普通考生的状况,多关注一下那些考的一般或没考好的年轻人,关心他们有什么计划,有什么出路,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现状。毕竟,大部分考生始终都将是落入普通群体,尖子们的未来并不需要我们鼓掌,可大多数普通人需要获得有存在感和幸福感的人生。
况且,考高分只是说明学习知识的能力强而已,并不代表就能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更谈不上人生的幸福。远的不说,就举我们身边的例子,便能说明问题。2001年毕业于泉州一中的吴欣鸿,当年并不是高考的成功者,却因为创办美图秀秀而一举成名,我们可以寻访一下当年的高考成功者,到现在能有几人取得与吴欣鸿一样的成就呢?恐怕并不多!
不管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还是用理性的态度来看,要让孩子取得成功,让他过好这一生,高考成绩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好的教育应该是德才兼备,而且,审美能力与价值观也同样重要,因为在社会上成功不代表着幸福,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和审美能力,也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概言之,每个人要从关注高分考生的非理性狂热中冷静下来,全社会也应该更多关注那些考的一般的考生,如此才有助于社会形成理性的教育观念,引导每个孩子都走上正确的成才之路。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