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书记的统筹协调下,59岁的张维斌任院前自然村抗疫指挥部副指挥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虽然岗位已经退居二线,在“疫”线战场上却总是冲在最前线,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亲自把关。每天兢兢业业,不怕苦不嫌累,他总说:“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精准决策才让目前的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绝对不能因自己工作的疏忽影响了战疫大局。”
“张主任,今天微信运动您又勇夺桂冠啦,给您点个赞”。朋友发来微信“祝贺”。
每天三万多步霸屏朋友微信运动封面已经成了张维斌的“标配”。每天五点就起床,进入封控区,不断走访、巡查、摸排,随时回应群众的需求和疑问,及时安抚群众情绪,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政策准确无误传达到一线群众;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督促整改,确保问题不隔夜;摸排中发现存在困难的群众,立即滚动更新台账,组织人员跟进落实解决措施。
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每天走访掌握的信息为张维斌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很多方便。在实施封控区硬隔离措施时,施工人员的短缺使得社区干部颇为难,张维斌凭借经验敏感性,判断作为城中村的院前社区,外人租户人数达90%,肯定存在各行各业的人员,何不就地取材,从封控区聘请施工人员呢?既省时省事,又能保障疫情防控的安全性。果然,经询问,很快就从封控区找到硬隔离施工人员。封控区的环境要求高,生活垃圾要当成医废垃圾处理,院前自然6163位人口每天的生活垃圾非常多,运作工作量大,人手严重不足,张维斌根据走访掌握的信息,精准雇佣几名封控人员参与垃圾的运转工作,有效缓解了垃圾运转的压力。
群众工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院前片区作为城中村,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先天不足,外来人口多而杂,消息相对闭塞,对于突然被封控的消息,大部分群众情绪较为激烈,反对声一片。张维斌立足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耐心做群众的工作。“今天对你隔离,是为了大家包括你的早日解封。如果不隔离,就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那自由更是遥遥无期。你安心待在家里,物资我们帮你送上门,有什么困难跟我们说,我们都会尽全力去解决的......”同样一番话,每天都要重复无数遍,但张维斌态度却是始终如一的温和,没有丝毫倦怠和厌烦情绪。在他的劝说下,群众逐渐接受了封控的事实,并互相监督、互相劝阻,推动防控工作有效落实。
从早上五点开始,张维斌的每一步都踏在了防疫工作的一线上,微信步数排行的点赞,不仅是朋友对他的认可,更是封控区居民对他的肯定。
在院前片区,除了张维斌,还有许许多多下沉一线的战疫人员,挺身“逆行”,在战疫路上不停穿梭,在服务群众路上奔走不息,用时刻不停歇的脚步,绘就疫情防控的“安全线”,用汗水和信念助牢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用实际情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全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