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紧急会诊通知发出后,PDA手持终端一键呼叫就会发出会诊指令。苏凯芳摄
紧急抢救,唯快不破。12月17日,泉州市第一医院创伤中心举行多学科联合救治演练。急诊值班医生发出紧急会诊“一键呼叫”后,不到5分钟,相关科室医生便迅速集结,一场生命救援正式开始……据悉,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水平,泉州市第一医院创伤中心在原有基础上成立院长亲自挂帅的管理委员会,对救治流程、信息化运行进行改善优化,全新运行机制于12月中旬正式运行。
救治流程全新升级
一年365天,急诊科都在为挽救患者生命而奔跑,在这里,每一分每一秒都生死攸关。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闫红介绍,构建快速有效的创伤急救体系,是降低严重创伤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途径。2018年,医院成立以急诊外科为载体和枢纽、以多学科团队联合救治模式为核心的“泉州市第一医院创伤中心”,建立了院前120与创伤中心紧密衔接的医疗急救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从院前到院内伤员生命体征、心电图和相关病历资料的实时传输与远程会诊,以及时间节点的记录,并实现对伤员救治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与监控。中心成立以来,挽救了无数急危重患者的生命。
今年,第一医院通过经验总结,成立了以院长苏智军为主任委员的创伤中心管理委员会,明确了工作制度和职责,以相关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创伤中心专家委员会随之诞生,包括院前急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腹部外科、颌面外科、介入、烧伤整形、重症医学科、ECOM、麻醉、手术、影像、检验、输血在内的15个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综合救治团队应运而生。医院重新梳理并制定了创伤患者从救治、检查、输血、手术等9个救治流程,提升信息化运行模式,实现急危重患者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的无缝链接、全流程管理。12月14日,优化后的创伤救治流程正式运行。
协同作战无缝衔接
“创伤中心紧急会诊……”12月17日上午10时许,正在病房里查房的胃肠外科主治医师黄文场随身携带的PDA手持终端不断重复着这一句语音提示。原来,该院急诊科收治了一例从高处坠落的重病患者,作为创伤救治团队一员的他必须立即前往会诊。该信息也同步发送给其他学科的医师处。所有医师放下手中的工作或将工作交代给其他同事,纷纷疾步赶往抢救室。与此同时,手术室、医技科室也接到指令,陆续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据闫红介绍,优化后的创伤救治流程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一键呼叫”,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急诊值班人员迅速判断是否发布“创伤中心紧急会诊”指令。指令发出后,创伤救治团队相关专业的值班医师必须在10分钟内到位。为更加精准作出诊断,参与会诊的值班医师必须要求是主治医师以上年资,且24小时随时待命。“优化后的抢救流程是传统创伤急、危重患者救治模式的一个升级。急诊值班人员不必再逐一电话通知,会诊医生由被动呼叫转化为主动前往,实现了从传统的‘救治接力赛’到救治‘一体化’的转变。”
对于创伤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团队的协同作战,救治流程的无缝衔接至关重要。创伤中心首席专家、医疗总监曾荣东称,今后,创伤中心将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测,通过病例讨论和分析,疏通堵点、解决难点,不断优化抢救流程,打造一支硬核的创伤救治团队。
提升救治综合能力
据悉,为将危重症患者抢救阵地进一步前移,12月2日,该院分别与丰泽、鲤城、洛江和高速交警支队一大队,以及泉州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国寿财险四家保险公司签订“警保医”联动合作协议,通过三方协作,实现医院对交通事故伤者先行救治,交警部门根据事故事实对双方责任进行预判,保险公司在责任范围内直赔医院医疗费用(垫付、预赔、担保、出院直接结算)等,进一步打通交通事故伤者救治通道的“最后一公里”,为交通事故伤员的及时、有效救治解决了后顾之忧。
作为泉州市直医院的龙头单位,泉州市第一医院一直勇于承担全区创伤救治的重任,和基层医院有效联动,形成快速救治网络。苏智军表示,医院将努力推动区域内急危重创伤患者救治效率与能力提升,逐步降低区域急危重创伤、多发伤患者死亡率、残疾率。今后,创伤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创伤医学中心在创伤救治方面的区域协作、学术交流,提升创伤救治综合医疗服务能力,争取成为区域创伤医疗中心,为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苏凯芳 通讯员范海鹏 黄秋月)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