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让群众摘掉“穷帽子”,鼓起“钱袋子”。
脱贫伟业,史诗如歌,泉州从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始终保持顽强奋斗的前进姿态,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交出了一份提振信心的成绩单。
■ 2017年,泉州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退出标准;
■ 2018年,18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
■ 2019年,建立防返贫控新贫稳脱贫工作机制;
■ 2020年年底,全市3.2万名建档立卡对象年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
18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在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3年被评为“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走在昔日的贫困村中,当年破旧不堪的土坯房早已不见踪影,水泥和沥青铺就的“致富路”平坦宽敞;
过去的荒芜之地,如今种起了茶叶、果树和花卉苗木,房前屋后闹腾的鸡鸭鱼苗正欢快地觅食;
村集体抱团创收,创业致富带头人“1+11”培训,“百企帮百村、百会扶百村、百侨助百村”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脱贫路上,我们携手风雨兼程,啃下硬中之硬,攻克坚中之坚。
从抓准政策覆盖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到激发内生动力的产业开发型扶贫,转“人工输血”为“自我造血”,令许多贫困村实现华丽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曾经的贫困群众也摘掉了“穷帽子”,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记者:郑怡君 许钹钹 王柏峰 庄丽祥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