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
听说近年来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茶园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习近平十分高兴。当地茶农过去总说,科技特派员就像衔着春泥的燕子,给燕子窠带来了好运气。
在那里,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我们到燕子窠去看看↓
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科技特派员廖红教授,是燕子窠生态茶园的技术指导,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的讲解员之一。廖红教授陪着总书记走上茶山,一路上向总书记介绍了生态茶园的运作情况。
廖红教授与燕子窠的缘分开始于2016年,当时,经营这片茶园的企业为了实现健康标准,坚持了多年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耕作方式,但茶园减产严重,无奈之下,他们找到了廖红。
廖红教授也想借助她专业的知识,科学的力量,看看能不能和企业做结合,把科技带到茶园,于是他们一起做了很多相关的试验。
对生态农业的认同感,让企业和廖红一拍即合,一场改变燕子窠命运的农业试验就此开始,春天在茶园里种下油菜,给土壤提供磷和钾,夏天再播种大豆来固氮,改善土壤肥力,增强茶树抗病虫害的能力。
三年后,燕子窠茶园实现增产30%,茶叶品质明显提升,同时还降低了碳排放。廖红教授的这项实用成果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
在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廖红说,总书记的这番话,她会一直记着,并努力地去践行。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