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宗全家福
泉州网2月3日讯(记者 张素萍 实习生 庄子薇 通讯员 欧阳荣华 文/图)风雨兼程二十载,他们执着传播惠女文化,以爱之名传新风;他们首设村级民间计生女孩户协会,把婚育新风引进小渔村;他们善举济世弘大爱,捐资助学践行社会责任……
在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暨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和2020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电视电话会上,惠安县崇武镇大岞村张汉宗一家荣获“全国最美家庭”。
张梅英教游客体验惠女服饰
创办艺术基地 挖掘弘扬惠女民俗
出生于1964年的张汉宗,本是一名厨师,收入颇丰。上世纪90年代,故土难离的他辞去酒店工作,回到家乡开了个小餐饮店。那时候,民俗摄影风刮到了惠安,大岞渔港凭着风景殊美吸引了大批摄影家,而在与餐店客人的倾谈中,张汉宗迷上了摄影。
2000年3月,张汉宗把自家的住房腾为接待所用,创办了惠安女艺术创作基地,长期致力于宣传惠安女贤惠、勤劳、奉献的精神风貌,挖掘惠女民俗遗产,搭建艺术交流平台,宣传乡风文明建设和风光美景等。作为全省首个摄影基地,这里被誉为“惠女风情摇篮艺术创作之家”,成为大岞村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谈起创办初衷,张汉宗深情地说,“我的母亲是一名勤劳、俭朴、善良的惠安女,她身上勤劳、坚韧、奉献的精神,以及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我从小耳濡目染。”在他看来,用镜头致敬惠女,也是感恩母亲的一种方式。
张汉宗的妻子张梅英说,看到丈夫的执着和坚守,受其影响,她也尝试制作惠女服饰,经常组织当地惠安女参加摄影采风活动。
张汉宗组织女孩户协会会员迎接抗疫女英雄
传承好家风 捐资助学热心公益
2013年5月,张汉宗、张梅英夫妇倡导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民间计生女孩户协会——大岞村女孩户爱心协会,尽己所能把婚育新风引进小渔村家庭,树立“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观念,转变传统遗留的“重男轻女”婚育思想。
“以前,村里的计生女孩户家庭对女孩的文化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因为育有两个女儿,张汉宗夫妇对此感受颇深,于是萌生了把村里的计生女孩户集中起来,通过加强交流联系,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信念,助力其学业有成。爱心协会成立后,他们积极向惠安相关部门申请资金扶持,也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捐助。
给贫寒以温暖、给自卑以力量、给胆怯以激励,爱心协会就像夜色中的一盏灯,点亮女孩们前行的道路。协会自成立以来,累计帮扶高考生102人、中考生87人、研究生3人,发放奖助学金13万元,获得渔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赞誉。《中国人口报》《福建卫生报》等媒体曾多次采访报道。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汉宗一家踊跃捐款,参加抗疫防控工作,多次关心慰问在武汉参加抗疫的护士家属;张梅英与两个女儿参加巾帼志愿服务行动,张汉宗则自发配合村委会拍摄记录抗疫感人场景,抗疫摄影作品《鲜花送英雄》荣获惠安“科技为民奋斗有我”摄影展一等奖。
“这不仅是激励,更是一种责任。”张汉宗说,很高兴能荣获“全国最美家庭”,今后将传承善良忠厚、勤俭持家、和睦相处、乐于奉献的家风,继续弘扬惠女精神,讲好惠安故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