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送上门 居民赞“珍贵”
泉州网1月30日讯 (记者 廖培煌 陈灵 林劲峰 通讯员 李肇兴 实习生 黄思婧 文/图)“这字很漂亮,上面还有防骗宣传语,更有泉州市公安局和泉州晚报社的落款,很珍贵!”昨日下午,在鲤城区海滨街道海清社区南俊小区,泉州市公安局民警入户宣传防骗知识,向居民赠送春联,居民黄女士接过春联和防骗宣传手册,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
今年,应疫情防控要求,党报送春联活动创新模式,通过不同的方式继续为市民送上祝福。此次与“百日千警走万家”活动结合,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民警入户送春联,并宣传防骗知识。
逐一登门送春联 居民频点赞
昨日下午3点多,忙完手头上的事务后,泉州市公安局机关民警陈兴宇、郑少斌与鲤城区海滨街道海清社区干部徐莉璇相约,入户走访南俊小区居民。
民警、社区干部和记者一行人,来到南俊路的南俊小区1幢。“您好,这是我们公安机关整理的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经常发生的典型案例和防范方法,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们咨询。这边还有公安局和晚报社联合赠送的春联,送上我们的新春祝福!”每到一户,一行人就递上防骗宣传手册和春联。
在1幢4楼,接过防骗宣传手册、春联和挂历,居民郭女士很开心,邀请民警一行人进门。民警翻开手册,向郭女士详细介绍了近期高发的诈骗案例。郭女士说,近年来小区经常有民警入户宣传防骗知识,没有听说小区有居民被电信网络诈骗的,“不过,面对日益翻新的诈骗,有必要多了解一些知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居民老陈以前偶尔接到诈骗电话和短信,不曾上当。他认真看了防骗宣传手册、“断卡”行动等内容后说,里面很多诈骗方式他都没碰到过,但实际生活中听说有人上当受骗,有的损失几十万元。“有这样接地气、暖人心的活动真好。”老陈说,春联上面还有“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这样的防骗提醒,很实用。
尤先生是外地一家公司派驻泉州的职员,在得知民警入户目的时,他颇为感慨,讲述起一件发生在他们公司的事情。
2018年年底,他们公司一名财会人员在QQ上收到“领导”指令,要求转一笔工程款。平时,公司也会做些防骗宣传普及,但这名有着十多年丰富经验的财会人员一时犯了糊涂,很快按照指令将20多万元转了出去。“事实上我们公司规定,转账要两个主管人员签名确认的。被骗后,大家才知道,公司一个QQ被黑了。”
尤先生非常欢迎民警入户宣传防骗知识、送春联之举,“这样的入户形式,民警与群众面对面宣传普及防骗知识,生动多了,而且还有防骗春联,很有意义。”
“精准到户”宣传 民警不言累
至傍晚6点,民警一行共走访了5层楼近30户居民。“有的居民上班、外出了,下次还要再来一趟。”陈兴宇说,每做好一户的宣传,他们都要详细登记录入。对于居民的咨询,每问必详答。
不只是陈兴宇和郑少斌,去年年底,泉州市公安局开展“百日千警走万家”活动,上千名民警根据安排,下沉到鲤城、丰泽各个社区、居民小区,登门入户宣传反诈骗知识。不少民警原本本职工作已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但为了扎实宣传,都是利用傍晚到晚上这个时段走进居民家中。
这样的活动也让许多群众看在眼里。“入户宣传精准到户,提高我们的识骗、防骗能力,保护我们的财产安全。公安局和晚报社还给我们送来祝福满满的春联,点赞,感谢!”居民林女士的一番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据了解,接下来,泉州市公安局民警将继续开展“百日千警走万家”活动,入户向居民宣传防骗知识,赠送市公安局和晚报社联合送出的春联。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