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1-01-28 08:23:57 来源:泉州网
面对“城中村”存在的治安及消防隐患、乡土文化边缘化等阻碍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难题,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力量的街道、社区,该如何突破?丰泽区东湖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团工委副书记张婕,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经历的小故事,以此来展示东湖街道的创新做法。

泉州网1月28日讯(记者廖培煌 实习生黄思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要求“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对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城中村”存在的治安及消防隐患、乡土文化边缘化等阻碍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难题,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力量的街道、社区,该如何突破?丰泽区东湖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团工委副书记张婕,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经历的小故事,以此来展示东湖街道的创新做法。

第一个小故事从“硬”环境入手,将“城中村”打造为“城中景”。作为中心城区、财政收入还不错的“城中村”,多年来仁风社区与“城中景”有着几步之遥,“天上线缆蜘蛛网,地上道路不平坦”正是社区的真实写照。从街道社区干部到普通群众,迫切希望跨过这几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利用创城契机,街道社区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形成初步的整治方案:从群众最急需的节点入手,对破损路面进行硬化修缮,再对严重老化的排水排污管道进行疏浚改造。截至目前,社区已投入110万元,硬化修缮破损路面3660平方米,疏浚改造排水排污管道1000余米。整治环境景观,建立网格员“全包”负责制,常态化巡查,一发现市容脏乱、占道装修、违章搭盖等问题,立即处置。

针对线缆杂乱无章、与强电线路混合捆绑等现象,社区召集运营商集体商讨,制定规整方案,投入13.5万元,完成公共区域杂乱电线规整,为靠墙的网线套上线盒美化,重新规划设置统一样式的路灯,实现全覆盖安装。

为进一步提升舒适度,社区多方筹资,对公共空间和重点部位进行智能设施改造,例如对出租房配备消防设施、施行片区封闭式管理、设置车辆出入智能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等,让社区面貌大变样,“城中村”进一步向“城中景”变化。

第二个小故事则是提升“软”环境,挖掘“老城根”文化内涵、历史人文底蕴。东湖街道有泉榕古道、赐恩路等不少古城符号,比如巷子深处的苏氏家庙、少林寺脚下的急公尚义坊,都承载了无数的记忆和感人故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张婕说,她刚下社区时,对小巷不熟悉,绕到了巷子深处的苏氏家庙。苏氏家庙外形古朴清雅,有许多精美细致的砖雕石雕,里面还有“御赐怀忠”“忠勇家风”的匾额。和居民聊天时,张婕才知道,原来,苏氏家庙是为了纪念大将军苏缄全家坚守城池,最后英勇殉难事迹而建的。

街道将有故事、有底蕴的景点整合规划,请文史人士完整地记录下这些故事,梳理“孝廉文化线路”“老城根”故事,通过印刷折页、制作图册、公众号和主流媒体刊载、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学习、对外开放宣传等,向社会大众展示古仁风的风采。

谈到这次参加“泉民开讲”的感受,张婕说:“很荣幸能在‘泉民开讲’这个平台,借着全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契机,与大家分享东湖街道治理‘城中村’的创新做法,让大家看到来自基层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和其他街道社区干部将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继续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切切实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