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1-01-25 09:21:33 来源:泉州网
2020年,德化县委县政府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引导建设柴烧文创艺术中心,打造德化版“绿野仙踪”,助推陶瓷产业人才“集聚”。

琨臻文创园

李长春创作关公雕塑作品

金身长眉罗汉

笑狮罗汉

泉州网1月25日讯 2020年,德化县委县政府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引导建设柴烧文创艺术中心,打造德化版“绿野仙踪”,助推陶瓷产业人才“集聚”。德化县在浔中镇规划建设“瓷谷仙境”陶瓷艺术村,通过盘活浔中镇山顶片区村落的闲置土地、民房,吸引外来艺术家、学院师生、青年艺术创客等入驻,现已成立几十家柴烧工作室,筑成人才高地、产业洼地,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这帮志同道合的匠师一起追寻着柴烧艺术梦想,为德化当代陶瓷艺术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浔中镇石鼓村山岭上,鸟鸣清脆,茂林修竹,白墙黑瓦的闽南民居零星散落其间。其中,几十处的闲置农房,变身为五六十名柴烧艺人的“艺术王国”,为这片宁静的乡村注入别样的艺术气息。来自晋江的李长春就是其中的一员。

走进琨臻文创园,随处可见手工制作的茶壶、茶杯、茶叶罐、花瓶等器皿。经过窑火的熏陶,它们散发着一股自然而无粉饰之气的古拙美,与文创园修旧如旧的古屋风格相映成趣。

“柴烧器皿选用的陶土、木柴燃料、火的舞动、风的流向都源于大自然,最原始的变化给人呈现粗犷质朴、色泽温润的柴烧作品,柴烧器皿是大自然的恩赐。”琨臻文创园的负责人李长春说。2014年,在柴烧领域已有所成就的他,带着对陶瓷艺术的探索,来到瓷都德化,在石鼓这片清幽的小山岭里,以5栋古屋为核心,成立了占地面积约20亩的琨臻文创园。

“火焰在坯体上所烙下的七彩吻痕与木柴燃烧后产生的落灰釉,是泥土浴火重生后的自然妙造。”李长春介绍,柴烧的美在于它的天然偶成,在于它的变化万千,即使在同一个窑炉里的器皿也能烧出绝不相同的形态色质。而这样的柴烧佳作,需要李长春在反反复复的试窑过程中,掌握到对摆放方式、投柴方式、窑内温度、烧成时间等诸多方面的控制,通过不同技艺的叠加,才能造就“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美妙效果。

然而,这并不代表柴烧艺术是不可掌控的。在李长春看来,它其实是可控、可期的,否则从何谈柴烧艺术呢?从何诠释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呢?只要敢于失败,敢于舍得,一遍遍地去摸索、探究柴烧窑变的宝贵经验,你想要的柴烧艺术效果就会如约而至,有时还会出现未邀自至的意外之喜。

例如作品《日月生辉》中,一件型如太阳般的烧成釉面,一件型如月亮般的烧成釉面,皆是一窑所出的自然之作,可遇不可求。私人定制的作品《笔筒》,不仅融入人物的头像雕刻,还结合镂空设计,更难得的是作品集结了火吻、紫烟、落灰三大柴烧艺术效果,作品古朴、自然,百看不厌。每次捧着与自己期盼的艺术效果相吻合的作品时,他总是倍感欣喜。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长春的琨臻文创园内,除了柴烧器皿之外,几件罗汉、观音等德化传统的宗教塑像也格外引人注意。它们经过窑火的淬炼,焕发出古朴自然的独特异彩,与传统洁白莹润的瓷质效果,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德化当代陶瓷艺术更多的可能性。

“柴烧艺术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我一直在努力追求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让艺术品生活化。”谈及今后的发展,李长春表示,文创园将打造成为泉州市教育研修基地、泉州高级人才引进中心,让柴烧传递手艺的温度,让器皿因手艺而高贵,生命因手艺而精彩,文化在手艺中凝聚。(吴有森 文/图)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