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月23日讯 (记者 陈灵 黄耿煌 通讯员 石倩雯 实习生 林珏 文/图)近日,位于南安眉山乡观山村的眉山乡游客服务中心已基本完工,开始陆续配备内部软件设施。该中心已安装好一个大展示柜,未来对外开放时将摆上村民种养殖的农产品。记者了解到,目前,眉山乡已有两个游客服务中心和一个农特产品销售中心,均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眉山乡发展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游客服务中心在提供贴心服务的同时,亦成为帮助村民致富的平台。
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展示柜,帮助农户售卖农产品。
发展旅游产业 新游客服务中心基本完工
眉山乡游客服务中心位于观山村村部一楼,记者看到,内部宽敞明亮,已配有咨询台、卫生间、母婴室、脱贫展示柜、触摸查询系统等。“这里原本是村部服务点,于2020年9月开始进行整体提升工程,到当年12月基本完工,目前硬件设施全部到位,预计今年3月内部软件设施会配齐。”眉山乡副乡长周亚梅介绍,服务中心周边还配有停车场、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计划建成集导游服务、集散换乘、咨询投诉、餐饮住宿、监控监管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机构,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游客之家。
她介绍,把服务中心设置在观山村,一方面是因为观山村文化资源丰富,拥有百年以上建筑共30多座,最早的一座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既有闽南风格古大厝,也有南洋风的番仔楼,其中李氏民居番仔楼、功藏厝、成器厝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方面,考虑到观山村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便于以此为集散点再扩散到周边村落,发展全域旅游。
“目前已有两名专职讲解员为游客讲述古厝的故事。未来会培养周边小学生为小小讲解员,给他们一个了解家乡、宣传家乡文化的机会。”她表示,把服务中心建成乡单体建筑最大、功能设施最齐全的游客集散中心,是为了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打造乡村优秀旅游品牌,彰显眉山华侨文化、古村落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旅游元素,助力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成果 3个“中心”均帮售农产品
据悉,该乡已在乡政府门口及皇旗尖生态茶庄园设置2个游客服务中心,并在南湖村开设农特产品销售中心,均帮助农户销售蜂蜜、蔬果、鸡鸭等农产品。在皇旗尖的游客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展柜上摆满了茶油、地瓜干、红豆、面线、蜂蜜等农产品,包装上印有“清新眉山”品牌。负责人黄宝贵介绍,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正宗“土”特产,而农户种养殖的产品品质好,苦于销售渠道不畅,游客服务中心架起农户与市场的桥梁。位于南湖村的农特产品销售中心也为游客销售茶叶、百香果、鹿茸、羊奶、各类菜干、各类中草药等农特产品。
天山村村民叶孙满在2019年夏天曾遭遇“甜蜜的烦恼”——170多斤春蜜因销售渠道不畅而卖不出去。他与妻子天生腿部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养牛、养蜂成为他们一家这几年来的经济来源,因此蜂蜜滞销令他发愁不已。当年7月底,帮扶干部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随即通过各种途径帮忙解决蜂蜜销路问题,其中,皇旗尖游客服务中心认购50斤蜂蜜帮助销售。高田村村民叶文发开办农场“多栖”种植养殖实现脱贫,他种植的百香果等农产品也曾在游客服务中心售卖。
“我们希望以游客服务中心+脱贫展示柜的方式,努力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周亚梅表示。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