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月22日讯 (记者 陈淑华 林劲峰 通讯员 郭贵平 陈淑仪 文/图)“感觉好玩!我经常来投,有时一个饮料瓶,有时几张纸皮,现在熟练得很。”昨日,在丰泽区东海街道海星小区外表美观的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前,家住4号楼的李远海大爷娴熟地演示操作流程,一旁的老伴笑他“像玩游戏一样上瘾”。李大爷告诉记者,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投用一周来,自己得到了4.1个环保金(1个环保金兑换1元钱)激励,按投一个饮料瓶获0.04个环保金计,相当于已投放了102.5个饮料瓶。目前,海星小区使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的居民已有500多人。
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投用第一天,海星小区业主搬出废弃纸皮、织物等前来投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与“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桶呈“一”字排列,旁边配有洗手台和灭蚊灯、智能语音播报系统等。居民扫一下回收机操作屏幕上的二维码,输入手机号码,就进入主页面。根据要投放的可回收物类型,选择“金属0.60元/公斤”“塑料0.6元/公斤”“纺织物0.2元/公斤”“玻璃公益回收”“有害垃圾公益回收”等项目,回收机即出现一个入口供投放。居民投物后,回收机会自动称重,实时打入相应的环保金到居民手机账户上。如果好奇自己投放的可回收物,下一站去了哪里,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假如家中可回收物较多,可在手机上预约“上门回收”。“以前家中的纸皮、空瓶得积累到一定量,才能请人上门回收。有了回收机,老人、小孩都爱上分类投放了,家里再没有杂物堆积。”海星小区住户黄女士高兴地说。据悉,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已进驻的小区还有市区海景国际花园小区,运营商计划年内进驻泉州市更多的社区、住宅小区。
业内人士认为,功能完善、操作简便智能的前端收集设施,能够引导、激发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记者从市垃分办得知,根据相关工作规划,今年泉州市将继续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对住宅小区按每300户居民设置一处分类投放点,试行采用智能化再生资源回收箱+分类屋(亭)的硬件设施,以进一步提升、完善泉州市垃圾分类前端收集设施。
据悉,近两年来,泉州市中心城区已有多个小区引进社会力量参建、运营垃圾分类前端收集处理利用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