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1-01-14 09:13:26 来源:泉州网
作为年节美食,晋江内坑镇黎山村张念灵、高燕珠夫妇做的碗糕将亮相2021年福建省春节联欢晚会泉州分会场荧屏。日前,记者来到张念灵家中,探访碗糕的制作过程。

新年到 碗糕“笑”

张念灵展示蒸好的碗糕

泉州网1月14日讯(记者 许雅玲 文/图)碗糕,吃起来软润,是闽南人的经典早餐,配上花生仁汤或者豆浆,就能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作为年节美食,晋江内坑镇黎山村张念灵、高燕珠夫妇做的碗糕将亮相2021年福建省春节联欢晚会泉州分会场荧屏。日前,记者来到张念灵家中,探访碗糕的制作过程。

“每到年节,平均一天要做上千个碗糕,忙到快半夜才能睡,一大早又要起来忙活。”58岁的张念灵告诉记者,前一天晚上,他将大米洗干净,倒入桶里加水浸泡,再将泡好的大米打成乳白色的米浆,发酵12—18小时。如果加上红糖,做出来的碗糕就是红棕色的。

待米浆发酵完毕,张念灵用小瓢从桶里舀出米浆,精准地倒入早已摆好的红色纸杯内。等所有纸杯都倒好米浆后,他慢慢地将整个蒸笼拿起,放入水已沸腾的铁锅中。

记者注意到,张念灵使用的是柴火灶。他的老伴高燕珠介绍,28年前,张念灵砌了这个柴火灶,钻研起制作碗糕的方法,并开始卖碗糕。“柴火灶蒸碗糕是传统做法,因为效率不高,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但我们觉得这样做出来的碗糕更好吃,就一直沿用下来。”

半小时后,张念灵掀开铁锅,白雾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米香,碗糕膨胀,中间裂开的纹路就像一张“笑脸”。他热情地拿起一个碗糕请记者品尝。撕开纸杯,一口轻咬,糕体软润,浓厚的米香盈满口中,味蕾也感受到糖的香甜。一旁,前来帮忙的陈阿婆坐在小板凳上,为蒸好的碗糕点上红点,寓意吉祥圆满。

自古以来,闽南地区便有过年“蒸糕做粿”的习俗。因碗糕制作过程需要发酵,人们取其“发”的寓意,象征着发达、发财、发家致富,以此寄托心中美好的祝愿。此外,碗糕发酵得适当,旺火蒸,顶部就会有胀开的口子,像一张“笑脸”,寓意“笑口常开”。由此,逢年过节吃碗糕的习俗延续至今。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