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1-01-14 08:27:15 来源:泉州网
由泉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泉州晚报社、市作家协会和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泉州分公司联合举办,历时半年多的“决胜脱贫·小康泉州”征文大赛日前揭晓,19篇作品从103篇符合征文要求的来稿中脱颖而出,其中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分别获颁奖金3000元、2000元、1000元。

泉州网1月14日讯 (记者吴芸)由泉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泉州晚报社、市作家协会和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泉州分公司联合举办,历时半年多的“决胜脱贫·小康泉州”征文大赛日前揭晓,19篇作品从103篇符合征文要求的来稿中脱颖而出,其中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分别获颁奖金3000元、2000元、1000元。

泉州市文联主席夏丽清告诉记者:“此次征文活动通过纪实散文的形式,讲述了泉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让群众满意、使群众受益的故事;讲述了个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些作品呈现了小康泉州的一幅幅美好画卷,是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新时代泉州故事。”

“本次大赛的作者来自泉州市各行各业,他们根据亲身经历,选取不同角度,真实书写泉州实现全面小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泉州这片热土的深沉爱恋,许多细节读后如在眼前,深感共鸣。”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蔡飞跃认为。

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泉州分公司总经理温志加介绍:“由泉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泉州晚报社牵头,我公司连续7年冠名联办了包括‘我的价值观’‘我是党员’‘五个泉州在行动’‘亲历·见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脱贫·小康泉州’等一系列主旋律文学征文大赛,并一起发挥媒体融合优势,创造了特色鲜明的‘互联网+TV’新模式,吸引广大群众包括泉州广电网络公司超百万的用户关注、参与到活动中来。去年主办方还把前五年的五个征文活动优秀作品汇编印刷成册,作了一个阶段性小结与集纳展示,这些活动成为积极履行‘党媒为民’社会责任的鲜明体现。”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90后泉州人,从小到大,我的脑海储存太多这座城市的变化和记忆,或许懵懂,但也难忘。希望今后能用我的文字讲述更多的泉州故事,表达更深的故土乡情。”一等奖获得者陈安琪动情地说。

获奖名单

一等奖

《藏在屏幕中的时光变迁》 (陈安琪)

二等奖

《文化扶贫的泉州书写》  (李伟才)

《双“木”传情》 (洪安和)

《乡里的驻村人》 (黄晓红)

三等奖

《大炮的幸福生活》  (王燕婷)

《粮仓纪事》 (陈振元)

《在急救征程里翻阅幸福生活新篇》(陈祥莺)

《走出大山》 (张玉芬)

《怀揣油香奔小康》  (叶荣宗)

佳作奖

《深山里的“甜蜜事业”》 (叶森岚)

《飘香的油坊》  (涂添丁)

《驾着南瓜车 奔向幸福路》 (姚雅丽)

《“鱼”与“渔”》  (杨新榕)

《三十年前的老车票》 (陈改土)

《校服光阴》 (黄种酷)

《另一种富足》  (张泉花)

《哪里才是万金地》  (连江水)

《一医一卡总关情》  (刘锡豪)

《天路绘蓝图》  (刘春耀)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