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依,美如诗画。去年以来,拥有8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德化美湖镇美湖村,凭借独有的山水风光、特色村落和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活化利用传统建筑,是美湖村传统村落保护的一大亮点。在组织开展美湖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美湖村对金书楼、遐福堂、美湖旧人民公社等传统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改造,深入挖掘、活化利用传统建筑价值。如今,美湖旧人民公社已变身游客服务中心,厚房堂祖厝群被打造成家风家训馆,近百年历史的遐福堂成为陶瓷学院的写生基地,中西合璧的金书楼将开发为演武堂,展示龙兴太极拳、绵桩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坐上喷着白烟的小火车,沿着从村中穿流而过的小尤溪蜿蜒而行,乡村美景尽收眼底……去年5月,该村投资690万元建成仿古轨道观光小火车项目,投入运营当月就吸引了2万多名游客前来体验。“我们以龙湖生态亲子旅游为核心,用小火车把村里分散的景点串连成线,结合古建文化展示、拓展培训、树屋体验、大龙湖漂流等,打造了一条精品线路。”美湖镇干部苏基壁说,接下来,美湖镇还将寻找具有代表性的老房子做民宿,通过植入新业态,让老房子以全新的状态延续下去,以景区带动古村发展。
美湖村的可喜变化,在我市并非个例。为了更好地保留住历史文化的“基因密码”,去年以来,我市对全市42个“中国传统村落”实施挂牌保护,进一步优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模式、技术路径,并以“十镇百村”“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等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实施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提升专项攻坚行动,抓紧推进17个“十镇百村”重点改善提升项目、162栋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项目。
“围绕‘古城活化、古街复原、古村提升、古厝保护’,我市去年策划生成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147个,有效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细化落实。”据市住建局村镇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摸底排查,我市已建立有保护价值的镇村档案130余个,普查发现历史建筑1.3万栋,基本摸清“家底”。同时,我市还紧抓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规划编制工作,年度组织惠安县崇武镇、德化县龙门滩镇霞山村等2镇、5村保护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并组织编制《泉州市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改善提升技术指南》,为各县(市、区)开展保护利用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记者谢曦 通讯员从杨 李泽裕
政协委员提案回顾
2020年市两会上,致公党泉州市委会提出《加强我市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提出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危机感,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村落,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实施、承担保护义务,从而逐步建立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长效机制。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