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翰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提升春美乡颜值
泉州网12月16日讯 (记者林铭珊 文/图)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自2016年进行试点以来,泉州开展44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截至今年11月已完成投资9.726亿元,治理河长365公里,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建设不仅提升了乡村的人居环境,还盘活了生态资源,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德化县的小镇春美乡开展了双翰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冬日里的双翰溪畔依然繁花似锦,草木葱郁,溪水清澈见底,沿溪古春村还建起苏履吉文化公园,以苏履吉故事为景观主题,打造“忠、孝、廉、节”景观文化墙,记载着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的廉吏苏履吉为人传颂的故事,感染和激励着一代代双翰人,丰富了治水内涵。“春美乡盛产黄花菜,生态水系建设提升了镇区的人居环境,加之原有青山绿水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乡村游客,带来了不菲的乡村旅游效益,黄花菜十分畅销。”春美乡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
从长远看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的意义,还在于为小流域水环境治理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以往的治水就是修修堤防,清理河道,人工痕迹明显。”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过程中,市水利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综合选择优秀治理方案。从重建设到重管护,着重从源头控制入手,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制度,实行水资源“红、黄、蓝”分区管理,逐步开展小水电退出工作;优化产业布局,明确规定全市不再审批重污染项目,严格实行“区域限批”和“两江”流域“四不批”政策,并通过采取依法取缔关闭、实施差别电价、建设集控区等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从单一项目建设资金到科学统筹政策资金,加大本级财政投入,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有效激励安全生态水系治理等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充分利用苏区老区的政策优势,突破行政区域限制,捆绑打包农田水利建设、防洪防潮、流域综合治理等涉水项目,并整合用于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治水带来的生态红利正在“变现”。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水利资金投入与项目支撑,引导各地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农业、工业、旅游业,打造一系列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集镇和田园综合体,使生态产业多元化、规模化、品牌化,推动乡村绿色经济蓬勃发展,为流域两岸居民收入创造新增长点。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