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2月11日讯 (记者 殷斯麒 通讯员 施远圻)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千秋基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回首五年来,鲤城区聚焦教育提质增量,先后在江南新区完成鲤城区第二实验小学、鲤城区第六实验小学、泉州七中江南校区等6所学校建设。全区学校改扩建项目7个,其中有6个在江南新区,共新增学位1.41万个,力争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教育均衡发展红利。
新区“名校”增多 群众就近上学
“五年前儿子读小学,我很担心,新开办的学校能教得好吗?五年后女儿入学,我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选择就近上学。”谈及过去五年的变化,家住鲤城江南新区的汪女士感受很深,她说,鲤城教育均衡发展,新区“名校”越来越多,家门口就能得到“好教育”。让汪女士安心的,正是从儿子身上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果。她的儿子张圣超就读于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这是一所创办于2015年9月的“年轻”学校,张圣超正是该校第一届学生。
崭新的教学楼、完善的教学设备、宽敞明亮的体育场地、认真负责的教师、丰富有趣的课程以及精彩的课内外活动……学校软硬实力兼具,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喜欢上这所学校,并选择就近读书。短短五年,学校从刚开始的4个班级、20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74个班级、3900多名学生。“自建校以来,我们注重发现学生自然天性和丰富个性,积极探索‘童心教育’这一办学主张,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关爱儿童、保护童真、激发童趣,使儿童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学校党支部书记蔡景火介绍道。
“随着江南新区各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身边的亲朋好友选择就近入学。”蔡景火告诉记者,他已在江南新区从教30多年,过去五年里,新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牵手高校平台 提升办学水平
2018年6月,鲤城区政府与福建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泉州第十五中学正式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这一次“牵手”,是鲤城借力高校平台的创新之举,推动鲤城的办学水平实现新提升。
规范化“集体备课”、师生携手走出去、提升教学环境质量……福建师范大学派驻的福师大泉州附中管理团队正式上岗后,采取多项举措,着力抓好教学教研工作。其中,规范化的“集体备课”是获得学校老师一致好评的措施之一。“集体备课”是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组织老师共同备课,集中各方智慧处理教材,并对该周讲课的内容及进度进行规范。合作办学以来,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到福师大下属单位交流学习,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教学质量与教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五年来,学校高中本科上线人数平均每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初中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该校已成为江南新区优质教育资源新名片。
今年,《鲤城区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未来三年,该区将通过实施优质均衡工程,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不断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学在鲤城”就学环境。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