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2月11日讯 (记者魏婧琳)明天就是双“十二”了,又一个购物高峰期。如果遇到“客服”联系你,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主动退款,一定要万分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圈套。
案例 退款不成反被骗20多万元
日前,洛江警方通报了一起案件。12月4日,家住洛江区万安街道的黄女士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某知名电商平台的客服,发现她在该平台上购买的化妆品有客户反映质量出现问题,可以退款。对方还准确地说出了她购买商品的单号信息,让她放下了防备。
紧接着,对方又称因为退款时间已过,需要走理赔程序,让黄女士添加对方的QQ号。黄女士添加后,被对方拉进一个名为“售后01”的QQ群里,群里其他人昵称大多是“售后”,一个是“财务”。之后,对方发给她一个二维码,称识别后按照上面的流程就可以获得赔偿。她没有多想,按照所谓的“流程”输入个人资料、银行卡账号及密码,就连后来收到的短信验证码也直接报给了对方。
此时,黄女士还是没收到赔偿款。她询问对方,被告知她的理赔额度达到32000元,但她的银行流水不够,征信不合格,如果要将理赔款提现,就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操作。她信以为真,又按照对方语音引导下载了各类借款APP,并将借到的款项逐一转账到对方提供的各个银行账户。
其间,黄女士曾怀疑过,但对方以“要继续验证流水账,否则之前转出的钱就无法追回”为由将她唬住了。直到她借不到钱被踢出群聊时,她才恍然大悟。至此,她共向对方转账10笔,共计转出22万多元。
提醒 做到这五步就不会被骗
警方介绍,像这样的退款骗局还有很多变种,如“我们操作失误,把你设置成批发商账号,每个月会从您的支付宝里扣500元,需要帮您取消这个业务吗?”“快递货车起火,您的包裹正在燃烧,我们是快递公司的,要给你退款。”市民只要做到以下几步,就不会被骗。
一、接到“退款”“返钱”之类的电话不可轻信,应第一时间通过网购平台联系商家进行核实,如的确属实,务必通过网购平台正规渠道进行退款。
二、不要随便点开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二维码。
三、不要随便在不明网站上填写私人信息,如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
四、若无法判断是不是诈骗,可拨打反诈专线96110咨询。
五、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骗术怎么变,只要提高警惕,就不会上当受骗。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