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0-12-04 08:34:32 来源:泉州网
据了解,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级政府投入的资金和项目不断增多,而如何管好用好资金,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也成了一项重要任务。泉州市创新“制度+科技”双重监督模式,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全省率先建立涉农资金监管平台,让各类涉农资金不再“跑冒滴漏”,一路顺畅地到达农民手里。

泉州网12月4日讯 (记者许雅玲 通讯员庄学勋)“我们这个平台设有‘资金异常预警’机制,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资金下达异常情况、资金重复发放情况等,都会及时预警。”昨日,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小庄打开“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财政资金监管系统”电脑页面,向记者介绍着平台运行情况。

据了解,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级政府投入的资金和项目不断增多,而如何管好用好资金,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也成了一项重要任务。泉州市创新“制度+科技”双重监督模式,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全省率先建立涉农资金监管平台,让各类涉农资金不再“跑冒滴漏”,一路顺畅地到达农民手里。

建章立制 推进管理“规范化”

涉农资金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要确保涉农资金的管理规范化,必须不断加强法治保障,对资金拨付、信息录入、公示公开、监督管理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为破解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等问题,市农业农村局先后制定了“乡村振兴”“扶贫”“特色现代农业”“生态绿色农业”等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各项专项资金分配使用遵循的原则、重点指出项目的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和使用范围。

同时,暂行规定明确要求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不得以虚报、伪造等手段骗取专项资金,严禁以同一实施内容多头申报、套取专项资金,不得以旧抵新。此外,涉黑、涉恶、失信被执行人不得参与项目申报,进一步形成权责明确、有效制衡、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

平台监管 确保过程“透明化”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2018年5月,在市农业农村局、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的携手合作下,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涉农财政资金监管信息化平台——“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财政资金监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该平台是一个集涉农财政资金项目申报主体备案、资金申报审批、资金下达发放管理、资金异常预警、资金监管信息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管理平台,实现对涉农项目资金的申请、拨付、收款、招标、使用以及项目验收等方面的全过程监管,可及时发现涉农项目资金在使用、管理、分配等方面潜在的问题线索,从源头上预防“微腐败”。此外,该平台还结合了“互联网+政务”,将涉农资金的备案管理手段电子化,有效提升涉农资金管理工作。

平台建设规模涵盖了泉州市及下辖各县(区、市)的农业机构、涉农企业和个人,实现“市—县”两级涉农财政资金动态监管。同时,围绕两级涉农财政资金信息的管理,将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涉农单位等一同纳入平台中,按照业务分工不同,形成涉农财政资金从申报到发放过程的“分级管理”“多级审批”“逐级公示”“全程监督”。

“通过将涉农资金审批、发放信息公开,纪检监察机关可以通过项目梳理和比对分析,及时发现疑似问题线索,实现对资金的有效监督,从源头预防‘微腐败’问题。”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持续推进涉农资金、涉农项目和民生资金、民生项目监督检查,强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