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一年平均要收发206个快递,外包装都去哪儿了——快递包装别乱扔 734个回收点在等它
泉州网11月28日讯 (记者 李菁 通讯员 庄媛媛 文/图)“双11”的快递都收到了,拆下的快递箱怎么办?大家可千万别乱丢,这两年,泉州市一共设置了734个有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和回收箱,可以让快递包装绿色循环起来。
高校里的快递包装回收箱
“双11”的快递包装去哪儿
“双11”刚结束,黎明大学的同学们就迎来了泉州市发改委、泉州市城管局、泉州市邮政管理局宣传绿色快递的活动。了解了快递行业的生态环保知识和政策后,同学们在参与绿色快递的倡议书上签名。
11月,泉州市快递业务量激增,泉州多所高校的快递件增长两三倍。11月1日至3日,黎明大学的快件量由平日的5000余件增至每天1.2万件。快递大幅增长的背后,是快递包装和垃圾的处理问题。快递包装的纸箱、塑料泡沫、气泡膜、报纸填充物等属于可回收范围,塑料袋、塑料胶带等则需放入其他垃圾的垃圾桶里。黎明大学在校园公共场所和各学生宿舍楼下均配置不同类别的垃圾箱,并明令禁止学生们将快递包装带入宿舍。舍管员还负责引导和督促学生规范投放,并对投递入桶的垃圾进一步整理归类。
“今年‘双11’一共收到了42个快递,其中大部分的外包装是纸箱。因为家里有杂物间,所以我们会把箱子拆开叠好,收集到一定数量后找废品回收站来收。我们附近暂时还没有看到快递包装回收站,如果社区能直接设置就好了。”市民林小姐说。
不过,不少市民可不像林小姐家一样有地方储藏快递箱,只能将纸箱扔到垃圾桶里,或者送给小区里的保洁阿姨。
“拆完之后会放到门口,如果保洁阿姨看到了会拿走。物业也有提供废品回收站的电话,不过家里没有地方放纸箱,大部分还是直接扔掉了。”市民蔡女士说。
泉州人均每年收发206件快递
据统计,2019年泉州市揽收快递12.1亿件,派件5.95亿件,快递企业日均处理快递近500万件,相当于每个泉州人一年要收发206个快递。
今年以来,泉州市邮政管理局全面推进“9792”工程,即到2020年底全市快件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7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0%,新增200个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切实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开展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2020年1-10月份,泉州市快递业务量达13.01亿件,其中电子面单使用率达99.93%,基本淘汰传统4联、5联手写纸质运单,一天能够减少超过600万张A4纸。按《快递封装》国家系列标准统一采购的包装比例超过80%,按《邮件快件绿包包装规范》规定操作封装胶带的快件比例达97.5%。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75%,总循环使用次数超过9000万次,瘦身胶带使用比例达到95.6%,减少胶带使用量超过6000万米。电商快件不再使用二次包装比例达到72.9%,不再二次包装快件约7.58亿件。
同时,全市快递业积极探索各项节能节电及循环回收措施,截至目前,全市共配置20余条全自动快递分拣流水线,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321辆,铺设标准化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734个,顺丰处理中心全面铺设屋顶光伏发电。
智能柜将设快递包装回收站
作为全省首个推动明确推进快递包装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城市,泉州市建立绿色网点及分拨中心,打造绿色包装耗材采购中心,并明确将在智能快递柜、驿站、小区设置快递包装回收装置。
通过探索快递包装回收和循环利用,普及快递包装回收理念,鼓励在社区、快递网点设置快递包装循环回收装置,力争到2021年底,全市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数量超过1000个。同时,继续推动寄递企业使用可循环中转袋,提高循环使用次数,到2021年底,主要品牌寄递企业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0%,力争基本实现全覆盖。
同时,督促寄递企业完善末端网点分拣、投递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避免暴力分拣,大幅减少被动式二次包装和过度包装。力争到2021年底,电商邮件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80%。
纳入全市垃圾分类考核体系
今后,泉州市将落实塑料污染治理及垃圾分类工作部署,快递包装治理工作纳入全市垃圾分类统筹治理考核体系,推广使用环保胶带、包装袋和填充物等,逐步减少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胶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的使用。
同时,泉州市将推动寄递企业建立优先采购使用经过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产品,并开展黑色包装袋等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包装专项整治,力争到2021年年底,按照规范封装操作的比例、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均达到95%以上。
同时,引导企业使用低重高强包装箱,全面推广应用“瘦身胶带”和免胶带纸箱,推行简约包装,有效降低邮件快件包装平均用量。到2021年年底,泉州市将实现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5%以上,按规定使用胶带的比例90%以上,全行业电子运单使用基本实现全覆盖,一联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40%,免胶带纸箱应用比例达使用纸箱总量的10%以上。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