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被骗没经验? 再来一次也一样
缺钱的他找网贷求周转,两天两度被骗,损失近17万元
泉州网11月27日讯 (记者 吴水保 通讯员 庄凌龙 陈雅晴)“第一次遇到骗子是我没经验,第二次肯定不会那么倒霉。”晋江的柯先生想网上贷款周转,结果上当受骗。不过他并未报警,而是隔天下载使用了另一个网贷应用程序,结果掉入同样陷阱。钱没贷到,两次上当一共骗走他169627元。昨日,晋江警方对外通报了这起案件,提醒群众不要轻信网上的信息,不要有占便宜的心理,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网贷到账仅五成 想退贷遭遇骗子客服
晋江新塘街道的柯先生今年42岁,因经商资金周转不灵,今年10月3日,他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借款平台。下载注册后他试着申请贷款3000元,结果实际到账只有1530元。看着高昂的利息和费用,柯先生想要退掉贷款。他找到客服,却被要求添加一个微信号,将1530元转到一个指定账号上。
钱转了过去,结果对方却称因备注格式错误,需要重新转账。柯先生两次转了1530元到指定账号后,对方终于答应要退还这两笔钱,但又提出需要收款银行账号有余额。柯先生把余额信息发给对方,随后按照要求操作,这回却收到了卡里14567元余额被转走的信息通知。
这时,柯先生终于意识到自己遇到骗子了。但奇葩的是,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报警吸取教训,而是在第二天中午,又到网上找了另一款贷款应用程序。
自觉不会再倒霉 隔天掉入同样陷阱
这次,有了第一次经验的柯先生申请贷款1万元,结果一直不见到账。他又一次联系了客服后,被告知银行卡卡号输入错误,申请的贷款被冻结。柯先生心想,第一次没经验遇到骗子,第二次肯定不会那么倒霉。于是他按照对方要求转账5000元“解冻”。结果这回提示超时提现,需要重新认证,还要交3万元认证费。
柯先生乖乖交完“认证费”后还没完,又被对方以各种理由忽悠,转出11.7万元。直到当晚看到申请的贷款仍旧无法到账,柯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又一次遇到了骗子。他这才向新塘派出所报了警。就这样,两天的两次网上“贷款”经历,柯先生总共被骗走了169627元。
提供账号帮收钱 涉嫌诈骗被抓获
晋江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对被骗资金的去向展开追踪,发现一笔14567元的被骗资金转入了湖南省临武县一名邝姓女子的账户中。11月11日下午,晋江警方在湖南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找到户主邝某,她说涉案的银行卡一直由其二儿子杜某使用。
11月12日上午,18岁的杜某投案自首,如实交代其涉嫌的违法犯罪事实。杜某交代,他15岁后便没有念书待业在家,今年9月份在网上看到小广告,称帮忙用银行卡收钱有提成,他就拿母亲的银行卡注册支付平台给对方用。后来,杜某帮忙转钱,第一笔就是柯先生被骗走的14567元。
从提供账号到帮忙转钱,杜某获利3000元左右。他明知对方是用来洗黑钱,却忍受不住提成、奖励的诱惑配合进行操作。因涉嫌诈骗,杜某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其家属配合退赃14567元。
“原本想贷款缓解一下资金周转紧张,没想到却被骗更多钱。”柯先生说。11月24日上午,晋江警方将赃款发还柯先生。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