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生活污水直排地面
杂物在屋外随意堆放
将腾空的土地打造成菜园
泉州网11月23日讯(记者 苏玮杰 文/图)近日,泉州市市容市貌观察团回访石狮市鸿山镇湖厝村和邱下村,考察环境卫生整治、借鉴学习先进经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扎实深入推进。在上次暗访中,两村的卫生考评成绩分别获得97.4分和98分,远超其他乡村。据了解,几年前两村都曾“脏乱差”,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浴火重生”呢?
发展生态农旅 推进乡村振兴
当天,观察团首先来到湖厝村。经过整治,该村存在的垃圾箱未及时清理、废弃物未清理、零星垃圾等问题得到改善,但也发现些许问题,如杂物乱堆放、生活污水直排等。
走访中观察团发现,村道较之前宽敞许多,不少村民家里都在晒花生,田间躺着一颗颗红彤彤的胡萝卜。据村干部介绍,近年来,村两委认识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厝村的“绿色意识”不断在强化,发展思路也逐步清晰。不仅要美化环境,对土地进行平整、拓宽,加大道路的硬化率,还要依托农业种植这一传统优势,结合莲花水库自然水体,酝酿打造多层次、多主题的区域乡村创意旅游景区,构建以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为主,集观光旅游、体验旅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示范村,让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生活美成为村庄未来发展的愿景。
接着,观察团前往邱下村,看到家禽未圈养、零星垃圾等问题都已得到整治,但仍存在建筑垃圾未清理、杂物乱堆放等问题。村干部表示,邱下村是鸿山镇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闽南特色风俗文化的行政村,拥有三保街、上帝公古庙、龟蛇池等古迹,乡风淳朴,环境优良。近年来,该村进行村间环境整治,不仅对公厕进行维护,对村间的卫生死角进行清理,还对违规的废品收购点进行取缔,将腾空的土地打造为微果园、微菜园,进行微景观、微墙绘的创作,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移步换景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全新蜕变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为该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环卫设施建设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镇干部介绍称,今年碰到新冠肺炎疫情,石狮把疫情防控与“家园清洁”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以“扫清楚、摆清楚、拆清楚”即“三清”为主要抓手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鸿山镇镇村两级干部更是提前谋划、部署、宣传,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此次“家园清洁”百日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管理上还存在不到位;资金不足;群众参与度不够等。
观察团专家对该镇的做法表示赞赏并建议: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及村容村貌督查考核工作,发动村民担任卫生监督员,提升村民环卫意识,促进农村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同时定期对整改问题进行跟踪督查,每个季度对全镇农村进行明察暗访,查出来的问题及时以影像资料和书面资料通知到相关乡村,进行整改,确保农村垃圾收集整治率。
各镇可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所,明确所长职责;各村级建立环卫保洁站,保洁站负责人可由村委会成员兼任;每个自然村结合实际配备专职保洁员,保洁员做到统一着装,并配备专用工具。
应通过不同方式筹集资金,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据村民“一事一议”的原则,设置垃圾房;村建垃圾收集点或配备垃圾收运车辆,及时清运村庄垃圾房内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不产生二次污染;设立垃圾转运站,对设施和车辆,各村要确定专人管理、专人操作、专项经费保障,确保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设备投资效益。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