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1月18日讯 (记者黄墩良 通讯员史赠莹)饿了么配送员吴某与泉州某餐饮配送公司运营的美团站点配送员相撞,两人均受伤,事后赔偿,该如何处理?近日,鲤城法院成功调解这起外卖骑手间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被告是闫某,今年2月28日,吴某与闫某均驾驶电动自行车处在配送途中。当吴某行驶至泉州市区温陵北路时,与逆向行驶的闫某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二人受伤及二车损害。
事故经鲤城交警认定,闫某逆向行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吴某无责任。该事故造成吴某急性颅脑损伤,其住院22天进行治疗。吴某出院后,经司法鉴定其误工时间60天、护理时间30天。
今年9月2日,吴某向鲤城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闫某及其所属的餐饮配送公司共同赔偿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鉴定费等各项经济损失共计25608元。
开庭当日,二被告均未按时到庭。经法官电话沟通、劝说,餐饮配送公司法定代表人来到法庭,表示公司已为员工投保了雇主责任险及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也已进行了相应的理赔,事情早已解决。
那么,事实是否真如餐饮配送公司所述呢?法官进一步询问后,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餐饮配送公司投保险种的理赔范围不包含误工费、护理费等事项。保险公司只向吴某赔付了大部分医疗费及车损,至于其他损失,仍应由餐饮配送公司或闫某自行承担。对此,法官向公司法定代表人释法说理,告知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吴某与餐饮配送公司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由闫某所在的餐饮配送公司赔偿吴某各项损失共计18125元。调解协议签订后,吴某当场收到了该笔赔偿款。
法官提醒:外卖行业发展迅猛,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近年来,骑手配送中的交通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俨然使这一行业成为“高危行业”。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使骑手受到健康甚至生命上的威胁,作为雇主的配送公司同样会因交通事故“损兵折将”或支出高昂的赔偿。对于配送公司来说,定期投保是减少事故后损失的可行办法,且应尽量选投理赔范围广的保险产品,以更全面地保障员工人身、财产安全。当然,遵守交规才是最好的安全保障。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