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1月9日讯(记者 许奕梅 通讯员 王婉仪)一年一度的“双11”又来了,你在预售大促销的直播间里熬夜了吗?“双11”还未到,购物狂欢节早已开启,各大电商平台的营销逐渐进入白热化,许多不法分子也同样瞅准这一“商机”伺机行骗。
骗局一:替买家“解冻”账户 小伙被骗走2000元
11月1日,台商投资区百崎派出所接到辖区25岁的小伙小彬(化名)报警,称他在网上售卖的闲置物品被一买家看中。但交易时买家以其账户上的钱被冻结了,需要交保证金为由,骗其点击对方的支付链接来“解冻”。小彬最后入坑被骗走2000多元。
骗局二:“中奖”可提现8000元现金?3000多元打水漂
18岁的女子小雅是(化名)百崎回族乡人。11月5日,她在微信上收到一陌生微信好友主动发来的信息,称购买一款“香奈儿”的口红可以抽奖,小雅爽快地转给对方368元购买。
随后对方发链接给她抽奖,称小雅抽到二等奖,可以得到手镯,也可以抵换8000元现金。但现金需要购买四件产品后才能提现。
小雅想拿8000元现金,就向对方转了1000多元购买其他商品;结果骗子称还要转1600元保证金才可以提现,急于拿到8000元的小雅再次向对方转了1600元;没想到对方又称还要转一笔2400元的保证金才可以提现。此时小雅才意识到被骗,随后向百崎派出所报警。
提醒:“返现”诱惑别轻信 及时报警别犹豫
警方提醒,市民网购时务必要选择正规的网络交易平台,切忌冲动消费。在结算支付时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冻结货款的权利,可立即申请冻结货款。不要直接给所谓“商家”的私人账户打款,也不要随意点击或者下载“卖家”发来的不明链接;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宝、银行卡等相关信息,不要将账号和密码告诉陌生人;妥善保管订货单、发货凭证、发票、聊天记录等凭证信息,一旦产生纠纷,可凭此维权。
一旦发现被骗后,应及时报警或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12315维权。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