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影像 眼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

您的位置:影像 眼界>
2019-12-20 10:18:18来源:泉州网
郭谏评(1419年—1487年),又名干平,乳名崇儿,少时勤奋好学,“善墨菊,有武略”,是本地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郭谏评(1419年—1487年),又名干平,乳名崇儿,少时勤奋好学,“善墨菊,有武略”,是本地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原配庄氏乃历署山西湖广布政司参政庄谦公之孙女。明成化初年郭谏评因抗倭有功,宪宗皇帝钦赐其“捕盗官”之职。据《泉州府志》“捍卫”所载:“郭干平,惠安百奇人,有武勇,兼能墨菊。成化初,海寇登岸,卒至其家,干平操梃御之于门。贼退,追及隘巷中,擒其渠魁并党从,无一遗者。自是贼不敢犯境。有司上功,给冠带。”此外,《闽书》及嘉庆《惠安县志》之“武绩”卷也有相关记载。

郭谏评故居新貌

郭谏评故居新貌

郭谏评故居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埭上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为郭谏评乃祖郭仲远所建。郭仲远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从泉州法石(今石头街),带着妻儿迁到后渚港畔的惠南海滨,就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奇山之下安居乐业,生息繁衍,即为百崎回族的肇基始祖。郭仲远初到白崎铺即现在的百崎回族乡定居时则住在该铺的埭上村。

埭上村原是一片海埭,西侧的海堤俗称郑和堤,乃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在泉州逗留期间协助百崎回民所建,至此才截断滔滔的江水。在建堤之前,每逢涨潮时海水经常漫到村边,举目一片汪洋。而郭谏评故居所择之地俗称“莲花穴”,能随着潮水的涨退而升降,因此回民郭仲远一家得以安然无恙。埭上又称为莲埭,即缘于此说。这个名称一直沿袭至今,现在被作为埭上及周边三个自然村所组成的行政村的称谓。

 《惠安县志》记载郭谏评功绩

《惠安县志》记载郭谏评功绩

郭谏评故居坐北向南,是一座雄伟壮观、凸显明代建筑风格的古祠,全祠长26米,宽12米,为闽南皇宫式的木砖石结构建筑。古祠为三间张带下落,自建造以来虽屡有修葺,奈年代久远,风雨剥蚀而残破不堪。现仅存祀厅及东西两厢房,后廊及东西两后房,深16米,下落10米周围仅存残墙。据史学界考证,厅前木柱的础石雕有简洁明快的方框图案为明代风格,这是古祠建筑年代的一个有力明证。而条石砌筑的墙壁又是清末民初重修的见证。郭谏评故居的后面就是郭仲远到百崎后建造的第一座清真寺的遗址。据《百奇郭氏族谱》记述:“我祖自开基百奇以来,曾贮天经(即《古兰经》)三十部,创礼拜寺(即清真寺),尊重经教,认主为本。”作为虔诚的回教徒,郭谏评自小就跟随乃父乃祖在此“礼拜”。

《泉州府志》记载郭谏评功绩

《泉州府志》记载郭谏评功绩

在埭上居住期间,郭仲远以养殖为业,曾到西侧的近邻白奇村搭寮养鸭,而母鸭所下的蛋都是双蛋黄,鸭群繁殖极快,因此郭氏的收入非常丰厚,家道日渐殷实。于是在明宣德七年(1432年),郭仲远又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重建住宅,它就是现在位于白奇的郭氏家庙。郭仲远共生有五子,白奇新居落成后,他安排在埭上出生的四子郭仕敏也就是郭谏评的父亲在此留守故居,而自己即携带其余的子孙迁往白奇居住。郭仕敏兄弟排列居四,其后裔就称为四房,按“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顺序又雅称为智房,因此,埭上故居后来就成了智房的小宗,作为郭仕敏裔孙居住及祭祀四房祖先的地方,俗称“埭上祠堂”。

郭谏评故居旧貌

在百崎回族乡至今还流传着“埭上祠堂里春宫”及“四房卡仔(鱼篓的俗称)公”的说法。相传白奇的郭氏家庙在清光绪廿四年(1898年),宗祠因火灾被毁,仅剩得原有的石料。后世的百崎回民分别于清宣统年间及民国时期在原来的基础上两度重建,以恢复原貌。而重建所剩的材料则搬到埭上村重修四房小宗及里春村重修二房的慈济宫,因此也就有了“埭上祠堂里春宫”的说法。而“四房卡仔公”即缘于郭氏家届重建后的进主安禄,当时百崎回民举行了隆重的安祀仪式,郭仲远与乃父乃祖及其长、次、三、五等四个儿子的木主都被安排进了家庙。因为埭上宗祠已留给四房子孙,所以族人的看法则为郭仲远四子郭仕敏的灵位应当安放在埭上小宗。但四房的裔孙并不服气,然而碍于其他房族人的势力,他们不敢硬拼,就将郭仕敏的木主放在鱼篓(方言“卡仔”)里,假装下海捕鱼,然后绕着海岸潜进白奇郭氏家庙,并悄悄地把木主安放在神龛里。等发现时安龛典礼已经开始,因同是叔伯兄弟的后裔,既然木已成舟,族人也就罢了,不再计较,这就是“卡仔公”的来历。至今,郭仕敏和郭谏评父子的灵位仍然安放在百崎郭氏家庙的神龛里。

郭谏评故居自建造以来,虽屡有修葺,奈年代久远,频遭风雨剥蚀,致使栋折榱崩,形容憔悴。仅存祀厅及东西两厢房,后廊及东西两后房,下落唯留残墙断垣。族人辄于2011年农历辛卯年醵资重建,垒墙筑屋,画栋雕梁,既保存原有典型,又恢拓当年风范。祠貌鼎新,轩峻壮观,高堂邃宇,美轮美奂。现仍保留旧时础石,藉以管中窥豹,探索历史之一斑。后人前来瞻仰故居时,缅怀郭谏评及乃父之业绩,曾撰联以赞:“两世同驱倭,伟绩昭明室;诸昆共创业,宏基启智房。” (顽石 文/图)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