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影像 眼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

您的位置:影像 眼界>
2019-12-12 10:09:38来源:泉州网
28岁的吴晓橙人高马大,1.9米的个头站在西街真水闲院的天井里,随口一来就是一段戏曲,高甲、梨园、越剧、昆曲、南音、京剧,他都能哼上一小段。从唱腔到身段,不敢言精通也称得上熟稔,唱起来是有模有样、形神兼备。

吴晓橙“十八般武艺”样样通

吴晓橙“十八般武艺”样样通

泉州网12月12日讯(记者 张素萍 吴嘉晓 通讯员 施远圻 文/图)28岁的吴晓橙人高马大,1.9米的个头站在西街真水闲院的天井里,随口一来就是一段戏曲,高甲、梨园、越剧、昆曲、南音、京剧,他都能哼上一小段。从唱腔到身段,不敢言精通也称得上熟稔,唱起来是有模有样、形神兼备。

听曲练嗓是他每天的必修课,这个曾经的追戏少年,如今是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的服装师,也是西街真水闲院“戏聊”文化体验馆的化妆造型师。如果他恰好为体验者做戏曲人物造型,你会惊讶地发现,经他巧手一画,健壮男儿郎变身俏丽女娇娥,不过是转瞬之间,堪称戏曲界的“魔术师”。

整理戏服

追戏少年 从小迷上传统戏曲

吴晓橙出生于鲤城区浮桥街道金浦社区,壮实、粗犷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细腻、热爱传统文化的心。

朋友们都知道,吴晓橙是个戏痴,一天不哼上两段,就浑身不舒服。小时候村里常有戏班子来表演,尤记第一次去看戏,望着台上威风凛凛的演员,伴着咿咿呀呀的声音,手腕翻转身形化成蛟龙,吴晓橙从此迷上戏曲。“太风光了!”从此,村里有戏团来表演,他定场场不落。

喜欢热闹的晓橙和奶奶看戏时,也喜欢往后台跑,精美的戏服、精致的妆容同样吸引他的目光。他的心里很早埋下了一个期待:有朝一日能登台演出,从此哪怕是跟戏曲沾边的事,他也乐在其中。

初三时,学校组织文艺汇演,晓橙加入戏曲粉丝群,群里定期公布每周的演出时间表及曲目,周末看戏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保留活动。这个习惯保持到中专时代,“经常去看戏,老前辈们问我,既然那么喜欢看戏,要不要和他们学唱戏?”于是,吴晓橙开始瞒着家人偷偷地学习唱戏。

然而,当身高从1.74米到1.8米再到1.92米,令无数男生艳羡的身高,却成为梦想的拦路石,吴晓橙知道自己与戏台无缘了。正式从校园踏入社会后,他才因缘际会进入剧团。

为体验者化妆

退居幕后 脸上作画圆梦想

19岁从学校毕业后,吴晓橙开了家佛具店,担起了家里营生。当时村镇信仰氛围很浓,佛具用品消耗大,于是他骑着小毛炉四处找货源,把店张罗了起来。

“第一次创业便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第二年,佛具店生意慢慢稳定后,吴晓橙把店交给母亲打理,自己打算再打一份工,也正是这时候,他进了一家民营高甲戏剧团,从服装师做起。

作为服装师,不仅要懂得给演员搭配衣服,“照顾”戏服也是工作的重点。首先是装戏服的箱子,“自古以来,戏服箱子就是神明的栖息地,箱子到哪里,神明就在哪里。”因此,每次台上演出开始,吴晓橙便要好好守着这些戏服箱子;其次是平时的清理和装箱,每个步骤都不容马虎,“演员把衣服脱下来后,剩下的都是服装师的事,演员流汗了,我们要给衣服喷高度酒,保护好戏服,有破损的地方我们要缝补。”

细致有条理的整理手法,让很多剧团都喜欢这个年轻小伙。2013年,他有机会同业内老师傅学习化妆技术,自称没有美学功底的他很紧张,但这也让他付出更多努力。那段时间吴晓橙经常拿自己当试验品,用手背调色,在脸上作画,因为化妆频率高,彼时他的眼角常有条黑线。

渐渐地,吴晓橙的化妆技术得到认可,除了给剧团演员化妆外,他也被邀请到泉州艺校教学生化妆。

经过吴晓橙的“魔术手”,小伙子变身美娇娘。

画戏妆聊戏剧 传播闽南文化

开佛具店,任服装师,当造型师,教南音……在朋友眼里,只要与闽南传统文化有关,吴晓橙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通,但他总是咧嘴一笑,开玩笑道“顶多十七样”。虽然与舞台无缘,但他始终坚持初心,在后台用心地与服装、颜料打交道。

除了默默耕耘,他总想着为喜欢的戏曲文化做些事,让更多人了解闽南戏曲的魅力。2017年5月,吴晓橙带着一身技艺走进西街,与泉州美好生活造物社合作,在真水闲院开设“戏聊”文化体验馆。在这里,他则利用工作之余,为提前预约的市民和游客化戏曲妆、聊戏曲知识。

花旦、武生、文生……画一个妆至少要两个小时,吴晓橙会根据体验者的肤质与需求设计造型,“花旦眉眼间偏粉体现女性的柔美,文生脸色偏白体现其文人的儒雅,武生脸色偏红体现其孔武有力。”边化妆他还边与体验者聊戏,他的“戏曲化妆术”还衍生出一档客栈文化栏目《‘戏’聊》,由戏妆,而入戏,以此传播戏剧文化。

有一位体验者在化妆中体验“勒头”的痛苦,才觉得戏曲演员的不易。吴晓橙觉得很自豪,他希望“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去改变“父母不成器,送儿去唱戏”的落后观念,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戏曲。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