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铁工艺,茶都安溪的另一张靓丽名片
- 福建安溪是铁观音的故乡。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安溪还拥有“中国藤铁工艺之乡”的美称。在经历了家庭作坊、联合办厂、集体经营等阶段后,安溪的藤铁工艺日渐成熟,成为是中国藤铁工艺品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
- 2015-08-20 16:18 泉州网
- 安溪竹编:活着的指尖技艺
- 安溪竹编技艺享誉海内外,素有“全国竹编看福建,福建竹编看安溪”的美名。2002年,安溪县被农业部授予“中国藤铁工艺之乡”称号。
- 2014-09-09 11:23 泉州网
- 高甲戏:《五女拜寿》(图)
- 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侍郎杨继康育有五女,其中三女杨三春为杨氏夫妇收养的义女,嫁给无财无势的邹应龙,其余四女则都许配给门当户对的人家。适逢杨继康六十寿辰,分往于苏杭等地的五个女儿都前来拜寿。
- 2014-09-09 10:39 泉州网
- 高甲戏:《凤冠梦》(图)
- 高甲戏,它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称“宋江仔”、“宋江戏”,道光年间,形成了“合兴班”,戈甲戏;清末始称高甲戏。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剧种,也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
- 2014-09-09 10:15 泉州网
- 文益笔庄:世代相传
- 文益笔庄毛笔制作源于福建闽南蓝田乡华磜村张氏毛笔制作。毛笔制作技艺被列入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14-09-09 10:07 泉州网
- 竹藤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 1991年全国首创“藤铁工艺”新艺种,在当年“广交会”会上,“安星”的藤铁工艺品成为欧美客商的抢手货,“藤铁工艺”新艺种还传播到福建全省乃至广东、广西、浙江等省、市、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因而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藤铁工艺之乡”,成为安溪第二大民生产业。
- 2014-09-09 09:43 泉州网
- 影雕: 手尖上的艺术
- “影雕是石头上的刺绣,细腻逼真,立体感强,不怕风吹雨淋,广泛应用于家居、宾馆、祖厝、庙宇等建筑装饰。”
- 2014-09-05 18:00 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 王乃通:情蕴方寸篆刻人生
- 篆刻是一门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又称玺印、玺章、符玺等,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作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
- 2014-09-05 17:56 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 安溪木雕:刀尖上的艺术
- 木雕,是一种民间工艺,也称“精细木工”。作为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早在战国和汉代就出现了大量木雕俑和动物雕刻。后来,这种被称为刀尖上的艺术在建筑、家具和日常用品等领域广泛使用。
- 2014-09-05 17:52 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 安溪民间床俗
- 床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历史以来,在安溪演化出不少礼仪和习俗。
- 2014-09-05 17:46 安溪旅游信息网
- 铁观音探源趣说
- “铁观音”是我国乌龙茶的佼佼者,驰名海内外。它的发祥地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这是世人公认,从无争议。
- 2014-09-05 17:45 安溪旅游信息网
- 高甲戏:《玉珠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