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养生胜地
- 石牛山
- 石牛山位于德化县东部, 主峰海拔1781米,因山上一石似牛而得名。传说与太上老君骑青牛在此显化有关;
- 2014-08-05 09:59
- 陶瓷街
- 陶瓷街,在瓷都德化,有一条飘着浓郁“瓷香”的特色街道,那就是位于龙鹏街的陶瓷街,这也是瓷都德化的窗口形象。该街汇集着德化县陶瓷精品,游客可在很短的时间内纵览瓷都陶瓷精粹,陶瓷玩家亦可在此随心所欲鉴赏各商家的品牌产品。
- 2014-08-05 09:58
- 桃仙溪
- “闽中第一漂”桃仙溪竹筏漂流,行程近7公里,历时约1个半小时。桃仙溪竹筏漂流,起源于南埕镇塔兜村,往东流入大樟溪,最后汇合进入闽江,沿溪两侧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秀丽,有众多的古树群,亚热带藤本植物,还有温泉。两岸的主要景点有天然小岛、情人树、古树群、五仙听雷、石狮潭、天平城古城址、桃花岛、调丁潭、三潭映月、迎客松、莲花台、湖内宫等。
- 2014-08-05 09:58
- 和尚寨
- 据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很多和尚在九仙山鹫岭边筑寨练武,因此,当地的老百姓把和尚居住的山寨称为“和尚寨”,把寨西侧的一片沼泽地称作“和尚寨坂”。据《铭山周氏族谱》的有关记载,“和尚寨”和“和尚寨坂”的地名明代前就出现了。而今“和尚寨坂”已筑为池。
- 2014-08-05 09:57
- 永嘉寨
- 永嘉寨位于赤水镇西南部,双髻山南麓,海拔l106米,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永加村许岱二、许岱八联合易姓倡建,用于抗拒倭寇入侵和躲避匪乱。
- 2014-08-05 09:56
- 天花寨
- 这是这座山最早的名称。后来当地人在那山颠中心的小土墩上建一仙亭,供奉神仙,人们遂把这座山称为“天花亭”。民国元年(1911年),苏亿义军在天花亭建立大本营。
- 2014-08-05 09:56
- 屈斗宫古窑址
- 屈斗宫古窑址位于德化县城关,1976年发掘,属宋元古窑址。东西宽300米,南北长约150米,有17间窑址,出土800多件窑具和670件较为完整的器物。其产品以纯净莹润的乳白色为特征,其造型和烧制方法具有宋元时代瓷器的特点。古窑址的发现为判定东南亚出土的中国德化瓷器的窑口和断代提供了确凿的实物佐证,为研究海上“陶瓷之路”,陶器外销和宋元时期中外贸易友好往来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见证;
- 2014-08-05 09:55
- 大卿宫
- 大卿宫坐落于德化县南郊龙浔镇丁乾村,至今犹存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5年)历代德化知县捐建的寺庙石梁、石拱桥及题写碑记等史迹。由此可知大卿宫至少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且很早就有名气,官府特别青睐。近年来,海内外信徒与慈善团体募资近300万元,使“老态龙钟”的古宫观重焕青春,金碧辉煌,并辟为集宗教文化活动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场所,香火鼎盛,游人如云。
- 2014-08-05 09:55
-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
- 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位于水口镇昆坂村,1943年,在-顽固派大肆“围剿”革0据地时,为隐蔽积蓄力量,0福建省委从闽北转移到闽中,同年12月,闽中工委书记林大蕃及游击队20多人来到毛厝、坂里。1944年正月下旬至二月间,省委机关游
- 2014-08-05 09:55
- 龙门滩水库
- 轻盈盈的云,绿油油的树,不时嬉戏着碧粼粼的水,直看得人心头发痒,恨不得跃入水中,与碧波绿水亲近亲近,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是龙门滩水库区的灵魂,盈盈绿水如筋脉一般,将赋予生命活力的“血液”输送到龙门滩的每一个部位。这里的水,碧粼粼,绿盈盈,充满了母亲的温情,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 2014-08-05 09:54 网络
- 德化文庙复建落成
- 复建后的文庙,整个建筑群气势非凡,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庄重大气,令人神往,更有万众瞩目的2米多高的孔子瓷雕塑像,成为德化礼拜先师,传授国学,兴贤育才的重要基地。
- 2013-11-18 08:49 泉州网-泉州晚报
- 德化县上涌镇上涌古街
- 德化县南埕镇石柱村
- "雾都"赤水:曾是德化"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