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传承创新
- 德化瓷工艺
- 清代(公元1644~1911年)德化瓷器的烧制工艺进一步发展,清人烧制的瓷塑艺术品相继在上海、台湾、日本、英国的博览会上荣获四次金奖。
- 2014-08-06 10:11 泉州网
- 窑坊公信俗
- 纪念窑炉革新先驱者——林炳
- 2014-08-06 10:10 泉州网
- 山歌
- 德化山歌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晚唐,归德场(今德化县建县时的前身)场长颜仁郁“有诗百篇,传于民间”,民间美称其为“颜长官诗”,诗有《农桑》、《朱门》
- 2014-08-06 10:08 泉州网
- 安卿八音
- “八音”是一种流传于浔中镇石鼓村安卿村落的民间音乐,据说是清朝时从广东茂名传入的,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悉,广东八音是一种吹打乐组合,由八人组成,有吹、击、弦乐器,有固定的曲谱和曲牌,根据婚丧、祭祀或庆典要求选用。演奏时有规定的服饰,一般穿艳丽袍褂礼服……。八音在清嘉庆、道光年间盛行于茂名信宜镇地区,其中以德乔的最负盛名。
- 2014-08-06 10:08 泉州网
- 舞龙
- 又称迎龙灯。
- 2014-08-06 10:06 泉州网
- 南狮
- 狮头由竹片搭成框架,以牛皮制成,德化布袋狮为南狮中的一脉,打法有“狐狸洗脸”等套路。
- 2014-08-06 09:43 泉州网
- 纸狮
- 德化杨梅的纸狮是集剪、折、糊、穿、接、绑等为一体的纸物结合的造型艺术,杨梅乡上云村和云溪村的舞纸狮活动
- 2014-08-06 09:41 泉州网
- 非遗——龙虎旗
- 龙腾虎跃竞风流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德化县的上涌镇就会举行其特有的民俗活动——龙虎旗。这种民俗活动源于北宋,世代相传,到现在已有近千年
- 2014-08-06 09:34 泉州网
- 德化瓷雕塑工艺
- 自宋代以来,德化瓷雕塑一直是我国对外的重要输出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外销,对制瓷技术在国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 2014-08-05 10:01 新华网福建频道
- 德化农家舂糍风俗
- 过去,年年秋收时节,德化农村“报糍”生意兴隆。这一生意一般由乡里“当境宫”头人轮流坐庄。“报糍”的人把自产的糯米经水浸透后,捞起放进特制的蒸米饭木桶蒸熟,再倒入农家舂米的石臼,一人用杵舂,一人在翻动,先轻后重一下一下地舂,直把蒸熟的糯米舂到黏稠泥状为止。然后压成一块块厚约1厘米、直径约25厘米圆形状块,每块隔层再撒放炒熟磨细拌有红糖的米粉,叠进提篮里,挑到田头叫卖,以糯米糍换取打谷场上的谷子。
- 2014-08-05 10:00
- 清德化窑青花山水人物纹三足炉(清代)
- 青花纹饰层次分明,颈部饰青花点状纹和莲瓣纹,腹部饰山水人物纹,纹饰主题为村居图,描述乡村晨出暮归的情景,图案由三组山石、树木、小桥、流水、人家组成,表现一农夫晨出时携带工具昂首过桥,傍晚时弯背而归,夜幕降临时摇扇纳凉的生活情景。
- 2014-06-16 17:51 泉州网
- 丁墘宫摆大龟习俗
- 鼓亭公婆
- 屈斗宫
- 蔡国强:火药陶瓷《春夏秋冬》
- 德化瓷烧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