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类培训班迎来高增长期,专业运动员众筹开专业羽毛球馆
创业项目 掘金体育培训市场

运动类培训班暑期火热
核心提示
昨日清晨6时许,张先生与朋友来到泉州中心市区的一家专业羽毛球馆锻炼身体。“这家场馆虽然开的时间不长,但是一早就有好多人,泉州专业球场的资源毕竟不多。”张先生说。
里约奥运会刚刚闭幕,再加上正值暑假,近段时间泉州各个运动场所、公园里挤满了锻炼的老少人群。不少年轻创业者更是相中了体育锻炼产业的增长态势,加快步入该领域。
□本报记者 王宇静 文/图
看好学生培训市场 运动员开羽毛球馆
陈秀卉,龙岩人,羽毛球国手林丹的老乡。她说,今年是奥运年更是体育年,全民健身意识都有显著提高。作为国家一级运动员、此前的福建省队队员,她与十几位队友今年众筹在泉州开设了一家专业的羽毛球馆。“泉州此类专业场馆数量并不多,市场需求量大。”她说。据了解,目前中心市区标准的羽毛球场地为100片左右,其中用于对外营业的也不过五六十片。
花费上百万元将一个旧厂房改造成一个专业的羽毛场馆,陈秀卉看到的正是当下学生培训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她说,开馆至今不过短短几个月已经办理了300多张会员卡,今年暑期有上百名孩子来这里参加培训,“开学班也已经报了不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锻炼”。
暑期体育培训班 多项目受学生欢迎
事实上,除了羽毛球,在暑期针对学生的体育类培训项目还有很多,比如游泳、篮球、跆拳道等。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已经连续多年在侨乡体育馆参加游泳培训,今年明显感觉参加游泳培训的学生多了。彭先生平常自己就喜欢游泳,暑期带儿子到东湖游泳馆参加培训。“一个老师要带好几个孩子。”他说,目测一个游泳池里有好几位老师在带学生。
“泉州最早兴起的球类培训热应该是篮球。”率先在暑期引入外教篮球培训的《东南早报》篮球训练营相关负责人吕先生说,去年借助泉州晚报社平台,他们引入了业界知名外教为孩子们上篮球课,当时只办了一个班35人,开通报名通道不到一天名额就被抢光了。今年暑期他们将班次增加到两个,可还是供不应求。另据了解,今年除了《东南早报》篮球训练营之外,匹克集团、华侨大学等机构也相继跟进开办了外教篮球培训班。
开运动场馆 选址决定运营效率
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运动技能普遍较弱,随着教育层面的重视和家长的自觉,运动类培训班迎来高增长期。陈秀卉说,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这也是他们将创业项目锁定为专业场馆的原因。场馆最大的利润点就来自于学生的培训教育。
“与艺术类培训相较,体育类培训价格并不高,一般只在二三十元至上百元之间,因此也十分受所在社区及学校的欢迎。”她认为,“创业要以市场需求痛点为方向,如今体育类培训便是需求所在。”据她介绍,场馆还引入电脑自动化管理,现场还有专业装备销售专柜,随着学员的增多,未来甚至将引入业余评级机制。
业界人士分析说,当下无论是游泳馆还是篮球场或羽毛球馆,若想通过营销方式获利,其运营位置必须紧挨居民区或校园,位置决定了运营效益。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民健身的需求增长,从事体育培训及创业的相关项目将日渐增多。市民锻炼习惯的养成也将引导政府更多地投入相关设施的建设,私营场馆的增加无疑也是有益补充。 |